《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比较研究

来源 :2006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qiushi9527118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作为比较对象,从立法背景、性质、基本结构、基本内容等角度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二者的特有之处。从而分析国内法律和国际法律的不同,并提供了我国防治沙漠化中如何借鉴好的做法,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吸收的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企业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要使企业形成的环境污染危害降至最低,就必须增强企业的环境污染防治意识,本文对增强企业环境污染防治意识的必要性、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对其予以高度的关注,但是仍有诸多问题值得研究。本文介绍了世界及中国淡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分析
会议
日本循环经济立法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国家,它是以《环境基本法》为基础构建的一部社会性基本法--《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为主导的法律体系。日本循环经济立法对我国循环经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物质基础。目前,由于人类对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可利用的淡水
会议
通过分析我国淡水资源的特点和问题以及人口对淡水资源缺乏认识的影响,研究了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方法,认为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才
本文阐述了湛江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与存在问题,讨论了湛江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目标,根据湛江市的实际情况,就湛江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政策若干问题提出初步的建议
建立循环经济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而清洁生产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促进清洁生产,是现实而理性的选择。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全文从分析西部的"三农"问题及生态环境现状入手,以"十一五"期间的西部大开发为宏观背景,从法学视角,对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
会议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是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是全球治理的开端,本文通过介绍《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