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郑成功故里南安中宪第的保护与利用

来源 :2016泉州市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565dgd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郑成功故里的南安中宪第是石井人郑运锦往台经商致富后归乡建造.该建筑规模宏大、布局有序,是研究闽台关系史和闽台古建筑的宝贵实物资料.同时,也是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文对中宪第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如何更加合理地进行保护与利用做了初步探讨. 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保护好古建筑,就是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无形的优良传统。在对古建筑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也应提倡合理进行开发利用,对古建筑进行动态保护,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连续活动关系,使古建筑获得可持续性发展,使分布在广阔土地上的文物再次活起来。
其他文献
闽南服饰根植于闽南文化,是福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影响深远.在漫长的服饰演变过程中,闽南服饰不断被注入新的元素,呈现出与众不同的
泉州地区传统建筑的彩绘工艺有着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纹饰多样,题材丰富,工艺特色鲜明.建筑上加以彩饰不仅可以增强建筑物的观赏性,而且可以防水、防虫,对于延长建筑物的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清代"鹿港郊"铁钟含有大量有害氯离子,严重威胁该钟的长期稳定保存,脱盐保护处理成了该件文物保护的重点.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工作后,确定了以氢氧化钠
纸质文物由碳水化合物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造纸原料及染料构成,而危害纸张的外在因素有阳光、湿度、温度、时间及文物害虫等.虽然纸张保存得当时可达到"纸寿千年"的
近些年来,我国水下考古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从我国各地海域水下发掘出诸如"南海一号"等一批批不同年代的古代沉船及船舱内较多数量的不同质地货物.针对海洋出水文物高含盐的
博物馆陈列展览从设计构想到实施完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介绍泉州湾宋代古船陈列馆陈列改造如何实现从设计构想到完美呈现,最大限度地展示博物馆独特的文化魅力与
马家窑文化是我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迹,其灿烂的彩陶文化越来越受到文博界的关注.如何使这些先民创造的珍贵遗物更好地展示出来,是文物修复工作者面对的一个课
白蚁危害具有广泛性、隐蔽性与严重性的特点,而博物馆的特殊环境往往为白蚁的生存繁殖及活动提供了适宜的空间,因此博物馆白蚁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尤其在气候湿热的南方地区.近
通过调查与研究,泉州湾宋代海船船体糟朽病害主要分布在船头、船尾、部分隔舱及船舱底部.腐朽特征主要是变色、机械强度显著降低甚至完全丧失.铁钉的腐蚀、船木中还原态硫的
历史悠久的饮茶习惯发展形成了安溪感德镇特有的茶文化,茶王公信仰作为感德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核心是"道法自然,忠义尚节",这种精神对于改变茶农生产观念,引导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