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体修复犬膝关节负重区骨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一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软骨细胞外基质和脱细胞骨基质制备组织工程用骨软骨双相支架,与BM-SCB复合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体,并修复犬膝关节负重区骨软骨联合缺损,观察其修复效果。 方法:利用软骨细胞外基质源性支架(CEDPS)作为软骨支架部分,以脱细胞骨(ACBM)作为骨支架部分,制备骨软骨双相支架。将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种植到双相支架上体外诱导后,修复犬膝关节股骨髁负重区骨软骨缺损,分为细胞-双相支架组(实验组)和单纯支架组,分别在3、6个月取材,从大体、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Micro-CT等方面进行定量或半定量评估。 结果:结果显示两组以纤维软骨或透明软骨对缺损有不同的修复,大体以及组织学评分表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生物力学测试表6个月实验组修复软骨的刚度为正常膝关节软骨的70.1%,与生物化学分析结果一致;软骨下骨的刚度达到正常膝关节的74.96%。Micro-CT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软骨下骨重建不具备明显差异,均成功修复了软骨下骨。 结论:CEDPS/ACBM双层支架复合BMSCs体外诱导后能成功修复犬膝关节负重区骨软骨联合缺损。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可控结构多孔硅酸钙(CS)支架,并评价其特性和体外生物学表现。方法:利用间接快速成型技术,结合固态自由成型和凝胶铸模的优点,制备可控结构多孔硅酸钙支架,将其体外置入模拟体液(SBF)、体外骨髓细胞共培养进行研究。结果:所制备可控结构多孔硅酸钙支架(RP-CS)具有平均72%的总孔隙率和28 MPa的压缩强度,平均孔道直径555μm,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道结构。体外SBF浸置试
目的:对EnnekingⅡB期肢体骨肉瘤患者保肢手术及化疗方式的中远期疗效作一初步评价。方法:1990年-2003年入院行保肢手术结合辅助化疗获随访的74例ⅡB期肢体骨肉瘤患者。化疗方法:单纯术后化疗33例,术前介入化疗+术后化疗25例,新辅助化疗16例。手术方法:灭活再植19例,人工假体置换30例,异体半关节置换21例,带血管腓骨移植4例。所有病例经过3—16年随访,平均9.5年。结果:74例总
目的:检测纤维蛋白凝胶包裹的万古霉素藻酸盐微球复合脱钙骨基质构建的组织工程骨移植山羊股骨缺损模型后抗生素缓释和局部组织的成骨情况。方法: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间充质干细胞来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粘附和生长状况。用组织工程骨和万古霉素微球联合移植股骨缺损模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释放的万古霉素浓度,CT三维重建和HE染色观察移植物成骨情况。结果:细胞在支架上粘附、增殖并分泌基质。复合物移植后,移植微球的右侧
目的:观察转染双基因共表达质粒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具有异位诱导成骨能力。方法:脂质体介导下将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IRES-BMP2-VEGFl65导入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MP2和VEGF165双基因在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内的表达;将转染BMP2和VEGF165双基因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植入4只裸鼠大腿后群肌袋内,4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BM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骶部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长海医院骨科及普外科收治并进行手术切除的108例骶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此类患者的特征、临床表现、组织学结果、手术类型、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为48.5岁(范围为18~71岁)。女性43例,男性65例。其中脊索瘤、骨巨细胞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占74例(68.5%)。16例采用单纯前路肿瘤切除术。5
目的:探讨通过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和胶原溶液混合静电纺丝构建仿生骨基质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对单纯的胶原溶液和胶原、羟基磷灰石混合溶液进行电纺丝,硅片搜集后扫描电镜观察,测量其电纺丝的平均直径、电纺支架的密度和空隙率,并通过MTT和细胞复合支架后的表面形态学研究。结果:20~30 mg/mL这个胶原浓度下可以纺出混合有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生物材料,其平均直径220.7±22.8 nm;其平均空隙率为8
目的:应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作为神经移植替代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观察其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手术造成右后肢坐骨神经长10mm的神经缺损,取兔胫神经制成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电镜及HE染色观察神经基膜管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去细胞前后神经MHCⅡ抗原的变化情况,A组以含有NGF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桥接神经缺损,B组单纯采
目的:探讨新的合成性小分子化合物OIC-A006(Osteogenicinducible compound-active 006)诱导成骨性及其发生机制,综合评价其骨修复性能,期以克服骨诱导因子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并为该化合物的研发应用和更广范围的筛选骨诱导化合物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方法:取1.5月龄的雄性C57BL/16小鼠,原代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
目的:探讨Matrilin-1基因多态性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成为严重脊柱侧凸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67例仅随访或手术治疗的AIS患者,记录末次随访或术前最大Cobb角、月经初潮年龄、侧凸弯型、身高、臂长、体重。选取Matrilin-1基因启动子区域位点rs1149048进行PCR-RFLP基因分型。进展型侧凸(侧凸进展成为严重脊柱侧凸)定义为骨骼发育未成熟时,Cobb角>40°或骨骼发
目的:评价新型扩张式融合器单枚使用不附加椎弓根螺钉固定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能。方法:6具人体新鲜腰椎标本进行不同分组:(1)正常组;(2)开窗髓核摘除组;(3)螺纹状融合器植入组;(4)矩形式融合器植入组;(5)矩形式融合器植入附加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6)矩形式融合器植入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7)扩张式融合器植入组。融合器均为后路单枚斜向模拟PLIF方式植入,切除椎板范围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