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衰其大半而止”

来源 :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衰其大半而止”出自《黄帝内经》,原文基于论述治疗妇人妊娠积聚邪实之证的用药上提出这一思想。中药治病用其毒,运用必须注意用量,避免“久服偏胜”,所以在用药时则必须注意“衰其大半而止”这一尺度。中医治病注重正气,“衰其大半而止”在临床治疗中强调“顾护正气”的原则,这一原则在疾病的治疗中始终贯穿如一,适用于各个疾病,并且也广泛运用于现代临床科研,对其发展有积极意义,但这一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缺失,因此对其不足之处还应给予进一步的发展及研究。
其他文献
  伤寒论厥阴病篇麻黄升麻汤一方,其中解表、温中、滋阴、清热四法具有而显杂乱,后世争议颇多,愚以浅陋之资,认为其乃外有寒闭,相火上浮,火灼肺金,阴阳气不相顺接,中阳不足,津血不足
  人体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内在原因,正气不足,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不能及时地清除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的迅速增殖。而气机不畅导致正气不能正常运行到发病部位亦是原因
  本文主介绍中医特色专科医疗质量信息化在病案、临床路径管理及变异的处理和对原始数据分析上的应用。中医特色专科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中医特色科室运行中对科室优势
  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主特点,其中囊括气血津液、五脏六腑、阴阳乃至整个自然界。但其本质是气化论,所有万物的产生、发展、消失均在气化的推动下运行。本文从脏腑、气血津
  “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首见于《素问·遗篇·刺法论》,然而后世中医医家却对此鲜有论述。当代医家对“脾为谏议之官”的内涵亦无太多的探讨,多认为这与现代医学中的免疫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笔者有幸跟随秦宗玖老师观其诊病。秦老认为汗证多是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但在临证中也有一部分病人的汗出
  血液循环在西医理论下已经比较系统和完备,在中医文献中也有着不少的认识,但是与之相随的“水液循环”,却是较少提及的。人体的水液即是津液,津液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重的组成
  明末清初医家吴又可在《温疫论》首次提出“主客交”之说并拟名方“三甲散”,后世薛生白、叶天士、吴鞠通均受到此学说影响并发展创新。“主客交”病机理论认为:某些顽疾是
  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与《金匮略》分别为“主客交”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及临床证治基础,经后世逐步发展,明末医家吴又可明确提出并完善,后世医家多有发扬与创新。“主客交”
  本文对中医肺心关系的古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总结、概括,并运用中医藏象理论对心与肺的关系的内容进行分析,形成奠定肺心相关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从医家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