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机试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综述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g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岩土工程中,常用小比尺模型模拟实际工程问题.常规的缩尺模型由于自重应力远低于原型水平,不能再现原型的特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是提高模型的自重,使之与原型等效.离心机模型通过离心加速场的作用,增加模型容重,可有效的模拟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和工作状况.本文在总结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离心模型试验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其他文献
空间管桁架结构具有造型美观、受力明确、结构稳定性好、屋盖刚度大、用钢量省,施工方便等特点,具有较好的空间受力性能.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进行管桁架结构的稳定性验算,进行了第一类结构稳定验算和第二类结构稳定的验算.
模块化钢结构设计、施工是钢结构建设的一个新的方向,模块化生产在工程建设上运用越来越广泛.模块化生产不可避免的就是大型模块运输过程的问题,尤其是大型设备在海洋运输过程中模块的受力更加复杂.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中国中冶承建的西澳SINO铁矿设备自磨机模块海洋运输的力学模拟.通过现有理论的分析比较,考虑海洋运输过程中的不利因素,选用合适的力学模拟方式.分析结果表明:对自磨机模块按文
简述了三亚海棠湾新天地酒店墙架围目的工程概况,根据其建筑造型,定性的比较了箱型梁、空间网架、圆钢管桁架三种结构方案,确定采用圆钢管桁架结构,用midas软件建立结构分析模型,得出结构杆件应力、结构变形等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进而对结构柱脚节点、侧向支撑节点进行了设计,设计方法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天津图书馆主体结构采用组合钢框架—支撑体系与空间交叉桁架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结构空间布置复杂,内部存在多处大跨度及悬挑等局部结构,采用卸载与合拢结合交叉进行、自上而下、由外而内分级同步的荷载转换方案.对施工阶段荷载转换全过程进行施工模拟分析,为制定荷载转换方案和施工监测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现场施工监测和实际施工效果验证了实际施工与施工方案的一致性以及荷载转换方案的可靠性,辅证荷载转换有限元模拟方法的正
首先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简称SCFST柱)在轴压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然后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针对天津市宝坻区绿色农民住房工程,进行了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变混凝土与钢材强度对SCFST柱的极限承载力有一定程度影响,每提高两个等级混凝土强度,极限承载力提高5.5%-9.9%,钢材强度等级由Q235提高到Q345,极限承载力提高25.7%-31.9
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本文根据3根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在固定轴向荷载和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重点研究了高轴压比下柱的抗震性能以及轴压比的变化对组合柱滞回特性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建立了能够考虑柱轴压比参数对滞回特性影响的柱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并对构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进行了理论计算;确定了主要参数轴压比与恢复力模型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各
采用3个试件对其开展拟静力试验,研究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通过试验明确了碳纤维钢管-钢骨混凝土柱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分析了不同轴压比下构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轴压比的减小有利于试件承载力的提高;极限荷载、极限位移及延性系数皆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减小.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饱满,延性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采用温度应力和预应力作用相叠加的方法,给出了温度作用下的无粘结环形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弹性温度应力解析解,并结合某实际排沙洞工程的无粘结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具体参数进行了工程算例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衬砌内外温差的变化会对衬砌的应力状态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当内外温差为正时,衬砌内侧的环向和轴向应力状态得到改善,但衬砌外侧的应力状态会恶化;当内外温差为负时,衬砌的外侧环向和轴向应力状态得到改善
目前,我国乡村住宅建设多以低层住宅楼为主.源自奥地利的EVG-3D结构系统利用其特有的3D结构墙板作为承重结构直接拼接而成,完美的契合低层住宅体系节能及产业化发展的要求.EVG-3D板是一种新型的钢丝网架水泥夹芯板.本文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EVG-3D板的抗弯承载力进行了非线性力学分析.通过对8组模型抗弯承载力的模拟分析得出:板的承载力和刚度都随着混凝土等级的提高而小幅提高;混凝土的厚度对板
我国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使用的钢管绝大部分是焊接钢管,属于冷弯薄壁型钢材,其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甲)仍采用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的取值.相关实验和研究表明,脚手架与GB 50018-2002计算中考虑的缺陷和截面存在一定差异,针对连续立杆的扣件刚度及立杆计算长度的取值等因素对脚手架承载力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文献实测数据得出的稳定系数及本文取不同初始缺陷拟合得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