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280078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3个试件对其开展拟静力试验,研究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通过试验明确了碳纤维钢管-钢骨混凝土柱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分析了不同轴压比下构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轴压比的减小有利于试件承载力的提高;极限荷载、极限位移及延性系数皆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减小.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饱满,延性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其他文献
现代大型空间钢结构形式多样且体系复杂,成熟且先进的滑移法等现代施工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目前施工过程分析方法尚不完善且理论计算结果与结构施工系统的实际性态不可避免的存在偏差,为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和施工质量,进行施工过程监测就非常必要且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大同美术馆钢屋盖结构的施工方法,确定了整体滑移施工的主要监测内容,并提出测点布置方案,包括结构杆件应力监测、结构变形监测和滑移同步性监测.对施
本文主要对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基于Socket技术的实时监测系统的具体研究方法.利用智能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Socket技术、多线程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获取、网络通信、数据显示及安全报警等模块,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网络资源,以信息的实时操纵和管理为中心,实现工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钢框架—支撑体系是多高层建筑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结构体系,结构中支撑布置位置不同,会对结构抗震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在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结构楼层位移比变化较为明显.通过PKPM软件,建立了18层钢框架—支撑模型,对结构支撑布置位置进行设计,利用SATWE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分析.对比分析了结构自振周期、层间位移角与位移比,探讨了支撑布置的相关影响规律.
在快速群搜索优化算法QGSO(Quick Group Search Optimizer)的基础上,结合Pareto最优解理论与拥挤距离机制,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结构优化的简单而实用的多目标算法:即快速群搜索多目标优化算法MQGSO(Multi-objective Quick Group Search Optimization),并将其应用于两跨五层平面钢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将MQGSO算法与MGSO
空间管桁架结构具有造型美观、受力明确、结构稳定性好、屋盖刚度大、用钢量省,施工方便等特点,具有较好的空间受力性能.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进行管桁架结构的稳定性验算,进行了第一类结构稳定验算和第二类结构稳定的验算.
模块化钢结构设计、施工是钢结构建设的一个新的方向,模块化生产在工程建设上运用越来越广泛.模块化生产不可避免的就是大型模块运输过程的问题,尤其是大型设备在海洋运输过程中模块的受力更加复杂.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中国中冶承建的西澳SINO铁矿设备自磨机模块海洋运输的力学模拟.通过现有理论的分析比较,考虑海洋运输过程中的不利因素,选用合适的力学模拟方式.分析结果表明:对自磨机模块按文
简述了三亚海棠湾新天地酒店墙架围目的工程概况,根据其建筑造型,定性的比较了箱型梁、空间网架、圆钢管桁架三种结构方案,确定采用圆钢管桁架结构,用midas软件建立结构分析模型,得出结构杆件应力、结构变形等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进而对结构柱脚节点、侧向支撑节点进行了设计,设计方法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天津图书馆主体结构采用组合钢框架—支撑体系与空间交叉桁架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结构空间布置复杂,内部存在多处大跨度及悬挑等局部结构,采用卸载与合拢结合交叉进行、自上而下、由外而内分级同步的荷载转换方案.对施工阶段荷载转换全过程进行施工模拟分析,为制定荷载转换方案和施工监测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现场施工监测和实际施工效果验证了实际施工与施工方案的一致性以及荷载转换方案的可靠性,辅证荷载转换有限元模拟方法的正
首先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简称SCFST柱)在轴压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然后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针对天津市宝坻区绿色农民住房工程,进行了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变混凝土与钢材强度对SCFST柱的极限承载力有一定程度影响,每提高两个等级混凝土强度,极限承载力提高5.5%-9.9%,钢材强度等级由Q235提高到Q345,极限承载力提高25.7%-31.9
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本文根据3根碳纤维钢骨-钢管混凝土柱在固定轴向荷载和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重点研究了高轴压比下柱的抗震性能以及轴压比的变化对组合柱滞回特性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建立了能够考虑柱轴压比参数对滞回特性影响的柱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并对构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进行了理论计算;确定了主要参数轴压比与恢复力模型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