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淡济雄安的可行性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向雄安新区输送海水淡化水

来源 :2017(第十二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lia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水淡化水利用是缓解雄安新区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研究,从京津冀一体化角度出发,分析了京津冀海水淡化产的发展情况,提出由天津滨海新区向雄安新区输送海水淡化水.统筹滨海新区海水淡化水资源配置,从经济、安全和易实施等方面分析研究,提出由滨海新区南部三座海水淡化厂通过管道运输沿高速公路和河道向雄安新区输水.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城市地铁以其巨大的客运吞吐能力弥补了城市道路空间供给的不足.然而,作为一种布设于城市主干路上的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地铁出行吸引力与服务效率必然受制于其两端接驳设施的空间供给与服务水平.本研究将基于地铁出行心理感知体验,定量化评估现状地铁接驳设施空间缺失与服务欠缺对于地铁总体出行满意度的影响.同时,通过建立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Rasch模型,合理诊断了现状地铁接驳设施的感知不
城市交通拥堵是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简要评述国内城市交通拥堵解决途径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交通与交通相堵的本质出发,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十层面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分别是:组团式的城市结构、组团内的职位平衡和无车社区的建设.并从这三个层面分别加以阐述,提出具体的操作建设与设想.
商业服务业分布是影响现代大都市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广州为例,以大众点评网和百度大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考察零售类商业在现代大都市的空间集聚与扩散的特征和一般规律.研究发现:现代商业在集聚度、活跃度、消费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呈现出政策指向、中心指向和交通指向等特征,且与人口集聚呈现部分相关关系.同时,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形成都市商业网络分布特征的内在
近年来,以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为特征的众创空间在各地方兴未艾,为日益增长的创业者和自由职业音提供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回顾众创空间相关研究本文提出把“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应用于众创空间研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本研究试图更深入地解释众创空间建设与发展机制,为众创空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北京、上海的17家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深入访
基于3S技术,建立了城市历年发展的数据库,实现了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全面和长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本文运用3S技术,基于锦州市2000-2013年连续遥感数据,对城市用地从区域层面、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建设用地和扩展速度、城市用地姑构调整、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变更、道路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为城市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惜鉴,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率,更好地维护城乡规划工作的严肃性与权威
结合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云南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了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探索云南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必然性和紧迫性,认为新时期云南城乡规划应全面树立服务好国家战略、服务好区域治理、服务好民生改善的工作新角色,进而全面构筑起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载体基础.同时,在从规划技术、规划政策、规划管理角度深刻总结了当前云南城乡规划工作中应特别注重的问题后,系统提出了从规划智库、生态文明、空间规划、县城规划、城
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城乡二元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经济下行、社会破碎化等若干问题,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城镇化的关键问题,试图厘清存有分歧的路径选择,说明这些问题的破解只能内在于“四化同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四化同步”实质是问题倒逼的唯一途径,是当前纾解中国主要问题和癌结的关键.而在“四化同步”过程中需要依托相应的空间载体和空间策略.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更新也以更大的规模、更宽的涉及而以及更高的速度进行着.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发展思路都需要进一步更新整合,城市的功能结构更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本文基于“拼板理念”的创新方法,通过对淄博市高新区某街坊地块的现状分析,与上位规划的衔接以及同周边规划的结合进行空间区域分析,按照加法与减法原理,剔除现状不适宜的功能部分,增加规划区内所需的其他功能,进行功能区的拼接和整合.力图探讨
新中国初期合肥建成区只有5.2km2,1988年国家批准设立开发区后,经过平台缓慢发展期,合肥步入快速、高速发展阶段.l991-2011年是合肥市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十分剧烈的二十年.本文以合肥市历版规划收集的现状为参照,将这二十年划分为1991-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5年、2005-2011年四个阶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总体层面总结二十年来合肥市建成区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密度日趋加大.城市承受着日益严峻的自然风险与人为灾害,韧性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当今规划的热点问题.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是城市风险治理的基本单元.本文以韧性住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居住区韧性特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别从外部支撑和内部建设两个层面,构建具有防灾能力的韧性住区空间体系以及平灾结合的住区防灾理念,形成政府、住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全周期防灾减灾管理平台.整合住区防灾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