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持续应用镇痛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随访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ao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于老年人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如何镇痛降低病人的疼痛,缓解术后紧张,早期功能锻炼,提高功能,我们采用帕瑞昔布术后持续镇痛,通过术后随访,观察持续镇痛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选择我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42例(年龄65-103岁,平均87.2岁;男128例,女11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术后镇痛泵治疗,观察病人情况,主要病人疼痛程度变化,必要时采用杜冷丁对症治疗;持续镇痛组共121例病人,采用常规静脉术后镇痛泵治疗的基础上,术后3天配合应用帕瑞昔布肌肉注射治疗(生理盐水2ml+帕瑞昔布40mg,间隔12小时1次).记录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VAC评分,病人满意率,术后一个月,术后三个月,术后半年随访病人,通过对比两组的VAC评分,术后依从性,术后镇痛随访问卷,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持续镇痛组患者术后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VAC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术后一个月、术后三个月,术后半年通过随访病人,让病人行随访问卷调查,病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术后正常随访问卷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后持续镇痛对于年轻胫腓骨骨折患者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早期功能锻炼,病人避免疼痛所带来的不良刺激,对于治疗认可,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率,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早期系统下肢肌力训练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矫形骨科15例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三个月进行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膝关节评分、WOMAC(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膝关节评分,对15例患者双侧膝关节进行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进
目的 使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COL9A2基因rs12722877,rs7533552,rs3737820,rs209914位点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 PubMed、EMBase、Ovid、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并针对相关杂志进行手工检索,收集COL9A2基因rs12722877,rs7533552,rs3737820,rs209914位点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主钉置入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8月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的4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72例,女324例;年龄为32~87岁,平均69.2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9例,31.A2型315例,31-A3型152例.总结术中置入主钉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21例股骨干存在过多向前
目的 多数儿童桡骨干远端骨折患者经非手术方法治疗即可达到良好的愈合效果,但是对于桡骨干远端1/3不稳定性骨折,因其桡骨干远端1/3交界处是由桡骨中段1/3的三角形转变为扁平形,造成该段相对薄弱,不仅外形发生变化,此处的骨质也相对薄弱,易骨折而不稳定,难以达到有效的复位及持久的固定,故本文通过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方法来分析观察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1/3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测量患者全麻后过屈跪位下L4/5椎板间隙高度及宽度,研究行椎板间入路完全内镜(PEID)治疗 L4/5 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过屈跪位和俯卧位时L4/5椎板间隙的差异及过屈跪位时椎板间入路手术和椎间孔入路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4 月到 2015 年 6 月于我院行完全内镜下L4/5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 107 例,其中椎板间入路 58 例,椎间孔入路 49 例。测量并统计 5
目的:基于股骨转子部骨折所在的三维立体区域,结合CT三维重建技术,把转子部进行三维区域划分,提出股骨转子部骨折六部分骨折分型。从而更为准确、直观、简便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3年3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病人320例,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CT三维重建。分别进行六部分骨折分型、改良Evans分型、AO分型并应用于不同的内固定手术中,通过比较,观察三种分型指导下的各治疗组中患者的受伤
目的:初步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兔坐骨神经损伤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随机将24只大白兔分2组.手术切除大白兔坐骨神经1 cm并原位缝合.实验组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缝合伤口.术后比较两组大体观及神经电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甲苯胺蓝染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术后1-2周两组均出现手术侧足部红肿、溃疡;术后4周及8周时,术后周两组动物神经传导速度均
In our study,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 (BMP2) induced both chondrogenesis and 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With regard to maintaining the phenotypes of MSCs during c
目的 探讨应用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对29例小腿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在CTA及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引导下进行皮瓣穿支点定位,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横支、降支为源血管的穿支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面积17cm×8cm~27cm×11cm,其中5例因受区皮肤缺损宽度超过10cm,为使供区创面可以直接闭合而将
目的 建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风险度评分标准 ,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以及其他同等级别医院2001 ~2009 年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病人620例,根据患者入院以来术前的辅助检查、手术种类、出血量、手术次数等因素作为风险因子,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 ,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确立风险因子,分别赋予分值,建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风险评分系统。运用此评分系统前瞻性研究本院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