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颈椎病对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十一次推拿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老年颈椎病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并观察睡眠质量与颈椎病症状的相关性。 方法:对34名伴有失眠症状的老年颈椎病患者进行推拿治疗,隔日治疗一次,15次为一疗程。观察并统计治疗前后患者颈椎病症状积分、及睡眠质量积分。 结果:对颈椎病症状及睡眠质量积分统计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其依存关系,结果显示(P<0.001),提示颈椎病症状与失眠症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积分有明显改变,其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颈椎病症状与失眠症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推拿疗法对于颈性失眠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经推拿治疗后睡眠质量有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研究表征两列同类型的近似周期信号波形相似程度的定量指标,并应用于中医推拿滚法垂直作用力信号分析,以求从一个侧面量化描述不同滚法实施者的手法上的的差异,为更客观地衡量滚法实施者的水平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通过对颈椎病患者的中远期随访,有关颈椎病复发率、复发因素以及防止复发的干预手段等研究已经逐步展开。
@@对中医推拿手法均匀性的分析有几方面的作用。首先是手法本身的要求。许多手法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均匀性是其中之一,反映在信号上具有周期性。严格意义上的周期性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求尽可能地近似周期性。其二,在手法研究和临床研究时,常需要建立某标准手法的对照组。通常对照组的成员,要求有娴熟的止确手法,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很好的疗效等,同时对某手法的若干方面在实施时能达到共性,均匀性就是所要求的共性之一。第
目的:了解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niation,LDH)不同治疗方法中、远期疗效的差异性,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76例青少年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手术治疗随访组(31例)和保守治疗随访组(45例)进行观察研究,对两组病例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腰椎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平片观察。结果:1.有61.84%的青少年LDH患者发病
目的:观察推拿八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镇眩作用及即时效应。方法:将202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组(94例)。实验组用推拿八法治疗,对照组用静滴麦普宁针治疗。观察第一次手法治疗前后即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左右两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及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值,并分别于治疗后1~10天对眩晕程
目的:研究经穴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摸索推拿治疗CFS的简便易行的规范化方案。方法:根据患者主症、兼症,疲劳量表(FS-14)和疲劳评定量表(FAI)分别观察治疗前和第1,2,3,4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推拿治疗CFS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FAI积分,且在一定范围内疗程越长,疗效越好。结论:经穴推拿治疗CPS疗效肯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至今为止尚不清楚。它的发生发展是一种长期、慢性、逐步渐进的病理过程,涉及全身及局部许多因素,包括软骨营养、代谢异常,生物力学方面的应力平衡失调,酶对软骨基质的异常降解作用,累积性的微小创伤等。其主要特征为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导致的膝关节疼痛、
本文回顾近10年来关于颈源性头痛的国内外文献,对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及其治疗手段作一系统综述。
目的:观察循膀胱经弹拨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994年修订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循膀胱经弹拨法治疗组与传统推拿法治疗组,分别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肌电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肌电的变化以及组间对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循膀胱
目的:探讨推拿与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9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推拿与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后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