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治疗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进展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十一次推拿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1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至今为止尚不清楚。它的发生发展是一种长期、慢性、逐步渐进的病理过程,涉及全身及局部许多因素,包括软骨营养、代谢异常,生物力学方面的应力平衡失调,酶对软骨基质的异常降解作用,累积性的微小创伤等。其主要特征为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导致的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为进一步研究临床路径打下基础。方法:选取脊柱单元和推拿科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间实施临床路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医保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选择推拿科2008年5月至2008年12月间出院的朱实施临床路径按常规模式实施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医保患者10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大数、总医疗费用、总药费等方面有无差异性。结果: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可以
@@对手法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时,常用各种影像学手段、手法测试仪(台)、三维运动分析仪和传感器等采集手法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通过数据统计、信号处理或建立生物力学模型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得到手法基础研究和临床应川所需的结果。在实际进行这一过程中常遇到一些不易处理的问题,本文就若干困惑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中医滚法的简化生物力学模型,对滚法过程中手部主要部位的受力进行定量分析,对无创情况下滚法施力手关节内受力规律做出初步的探索。
@@用大拇指的指端罗纹面着力,沉肩、垂肘、悬腕,运用腕部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作伸屈运动的手法,称为一指禅推法。该法适用于在全身各部经络、穴位操作,可治疗内、妇、骨伤、五官及儿科各种常见病症,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建立中医一指禅推法(屈指)的生物力学模型,探索在体情况下无法无创检测的关节作用力的计算方法。
研究表征两列同类型的近似周期信号波形相似程度的定量指标,并应用于中医推拿滚法垂直作用力信号分析,以求从一个侧面量化描述不同滚法实施者的手法上的的差异,为更客观地衡量滚法实施者的水平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通过对颈椎病患者的中远期随访,有关颈椎病复发率、复发因素以及防止复发的干预手段等研究已经逐步展开。
@@对中医推拿手法均匀性的分析有几方面的作用。首先是手法本身的要求。许多手法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均匀性是其中之一,反映在信号上具有周期性。严格意义上的周期性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求尽可能地近似周期性。其二,在手法研究和临床研究时,常需要建立某标准手法的对照组。通常对照组的成员,要求有娴熟的止确手法,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很好的疗效等,同时对某手法的若干方面在实施时能达到共性,均匀性就是所要求的共性之一。第
目的:了解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Herniation,LDH)不同治疗方法中、远期疗效的差异性,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76例青少年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手术治疗随访组(31例)和保守治疗随访组(45例)进行观察研究,对两组病例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腰椎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平片观察。结果:1.有61.84%的青少年LDH患者发病
目的:观察推拿八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镇眩作用及即时效应。方法:将202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组(94例)。实验组用推拿八法治疗,对照组用静滴麦普宁针治疗。观察第一次手法治疗前后即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左右两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及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值,并分别于治疗后1~10天对眩晕程
目的:研究经穴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摸索推拿治疗CFS的简便易行的规范化方案。方法:根据患者主症、兼症,疲劳量表(FS-14)和疲劳评定量表(FAI)分别观察治疗前和第1,2,3,4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推拿治疗CFS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FAI积分,且在一定范围内疗程越长,疗效越好。结论:经穴推拿治疗CPS疗效肯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