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对图像问题的涉及与忽略--关于《文心雕龙》文图关系理论的解读之一

来源 :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_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勰论及的作家有一些具有突出的绘画才能,如张衡、蔡邕、杨修、诸葛亮、嵇康、温峤、王微等;其所论及的作品有一些是因图像而成文的,如屈原《天问》、扬雄《赵充国颂》、郭璞《尔雅图赞》、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何晏《景福殿赋》等,而回文诗这类作品则以图像的方式展现;刘勰亦论及谶纬之书、河图洛书、易之卦象等与图像有关的文献.这说明刘勰具备图像的视界,但他对张华《女史箴》与曹植《洛神赋》这两部已被展示的作品却未提及,这既和刘勰建构文学理论的核心目标有关,又和刘勰崇文抑图的审美倾向密切相联.
其他文献
在元代文学学术史上,长期存在一种“伤痕”文学的情绪,曾经在学术界广有影响,并且在诸多版本的教材中埋下“伤痕”的种子,使新一代学生很自然地接受这样一种立场.这种立场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渊源,但在当今学术界依然存在惯性思维,概念化地理解和解读元代文学.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已经有几百年的变迁历史,在民族大融合时代更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客观地看待历史,科学地解读文学和文化遗产,尤其是要建立学术研究的国家立场
《四库全书总目》与库本提要内容颇多差异,从两种提要比勘出的情况看,《总目》对库本提要多有修改,主要体现为:或是增删修改部分字词,使得语意的表达更为顺畅、简洁、准确;或是删除部分内容,使得《总目》全书前后保持一致;或是增加文字材料,以丰富文本的内容,增强文字的说服力;或是修正库本提要的观点,剔除其中的错误等等.
唐型与宋型文化是中华古代文化的两种典型形态.这二者的形成与民族文化问题与意识息息相关.相比较而言,唐型文化是典型的民族混融文化,而宋型文化是典型的民族本位文化.两种文化范型的转换主要集中于宋初时期.中国近世文化形态由此得以奠定.
文学制度有双重涵义,既指文学的内在规定性,也指文学外部的显性规则.诗歌内部诸因素的矛盾对立,及其对唐诗艺术系统的制约作用,体现出文学内部的演进规律.就现显性规制来说,唐代文学制度主要包括文艺机构创设、文学奖励机制以及文学教育制度.其文学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文体演变.如文馆与新体诗,秘书省与史馆消长关系影响碑志文程式化及唐传奇史传化.二是右文政策决定唐代文学精神高度,特别是“通脱”文风的形成
“贵族”一词并不是“富贵之族”的简单称谓,其含义与美好的品质密切相关.贵族精神就是本源于贵族阶层的美好品质.贵族精神包含着气质的高贵性、社会的责任性、生活的艺术性、待人的好礼性、个性的自由性、追求的超越性等特征.贵族精神促成精英文化的产生,从而对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历史中的中国文学中所蕴含着的贵族精神在当代文学日显衰弱,是经典作品难以出现的重要原因.贵族精神可以与马克思主义相互融通.
理事无碍是华严宗教理的核心,也是华严宗哲学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中国艺术观念有很大的影响,情景交融、理景相入、六相圆融、理事契合、无迹可求,这些艺术观念都贯通着理事无碍的华严精神,体现出中华传统美学的精神,饱含着关于审美形相、艺术形式、审美理想等的美学智慧,值得传承与弘扬.
《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明清山东方言背景并且在时代上先后相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清山东方言不同阶段的语言面貌.本文选取其中语义用法较为特殊的程度副词“漫”、“精”、“挺”、“响”、“焦”、“稀”等进行描写分析,探讨它们用法形成的原因.
在新技术、新革命的推动下,微博、微信等当代新媒体所传播和衍生的文化内容使得文化领域呈现众相丛生的局面.信息如此便捷地生产和快速地蔓延,究竟如何甄别和取舍?本文研究认为,面对海量的文章、图片、视频,犹如大浪淘沙,恰如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所指出的那样,必须戒浮躁、求创新、建队伍,才能使得文艺有“生命力”.就是说,
以廖名缙演说思想中激进与保守的两个内在契合点为中心,旨在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文人的学术演说与马克思主义著作都是人类的文化创造,人始终是文化事业的主体,人类的文化创造表现了符合个人和群体审美理想的人类情感与生活,文化作品的倾向性,只要遵循美的规律体现出来,就具有审美的品格和价值.正由于创作主体,即廖名缙与马克思在审美心态、哲学思考上的相融相契,使得廖名缙在当时社会上“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多次“华夷之辨”或“夷夏之防”的严肃论辩,但并没有中断中华各民族相互融合的步伐.正如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所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一样,汉族文明往往会高于同时期的其它少数民族文明.因此,中国历代正统士人会轻蔑地称少数民族为“夷”,或“蛮夷”、“化外之民”.少数民族也深知其不足,积极向汉民族学习,以改变自身落后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