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踝悬吊脊柱过伸复位法结合PVP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双踝悬吊脊柱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技巧及疗效。方法 应用双踝悬吊脊柱过伸复位方法结合PVP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术前应用骨折疼痛处封闭后,双踝悬吊使髂骨离床,从而使脊柱极度过伸,维持3~5分钟,纠正部分脊柱后凸畸形,然后在过伸体位下行PVP,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疼痛缓解状况与骨折复位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改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the modified posterior closing wedge osteotomy,the modified 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
目的 通过具有髋臼缺损的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给予施行手术,术中给予采取不同的植骨重建方法,术后对其结果对比分析,筛选出疗效确切的植骨方法 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90例具有髋臼缺损的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纳入标准。
目的:探索一种改良的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自体股薄肌肌腱作为重建喙锁韧带的材料,将肌腱环绕穿过喙突基底及锁骨上2个骨隧道后两端缝合固定,实现喙锁韧带的功能重建。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肱骨小头与滑车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共纳入桡骨小头和/或合并滑车而不累及内外侧柱骨折患者23例,其中男6例,女17例;年龄27~81岁,平均49.5岁.
目的:探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护理技术及护理效果。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该手术病例较少,手术风险大,且对显微外科的技术要求高,护理技术的专业性强,有关此类手术的护理报道并不多见。通过总结多年来有关此手术后病人的护理,与大家共同学习与交流,以便于进一步提高对此类病例的护理技术。
为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又能充分暴露,彻底减压,采用双侧椎板开窗,扩大侧隐窝治疗腰椎软骨板破裂症12例。硬膜外麻醉,俯卧位,以病变间隙为中心做4~6cm后正中切口,切开棘上韧带附着缘,自骨膜下剥离椎旁肌,暴露棘突、椎旁和关节突,观察椎板形态,根据椎板类型,骨刀倒U型或倒V型椎板截骨窗,暴露下位脊椎的上关节突和黄韧带,切除黄韧带,枪状咬骨钳咬除下位脊椎的4~8mm近中央部椎板,切除下位脊椎的上关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多节段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并对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对7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显微内窥镜下配合直式骨刀截骨减压以及"L"形骨刀切除椎体后缘硬质骨等技术,经椎板间隙切除黄韧带、部分椎板和关节突,扩大侧隐窝、充分减压硬膜囊和神经根。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对于在创伤骨科手术的术前诊断、术前计划、预手术、术中治疗及术后评价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对116例创伤骨科骨折患者进行3D模型的打印,其中男68例,女48例;年龄20~58岁,平均38.6岁.骨折按部位分类:肱骨近端骨折,23例;肘关节骨折脱位,11例;骨盆及髋臼骨折,36例;胫骨平台骨折,22例;胫骨远端骨折,24例.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通过对本科7年来15例初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其他疾病患者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3例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CT显示腰4-5和(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术后症状无改善1例,加重2例)。
目的:通过把多模式的镇痛方法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来探讨疼痛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科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166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92例和对照组74例,实验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评估、心理护理、术后连接PCA镇痛泵(药物配方统一)、双氯芬酸钠栓剂塞肛等多模式的疼痛管理;对照组则是给予常规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对比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