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N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12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axue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RT-PCR技术特异地扩增了4株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NS基因,将获得的PCR产物分别与T载体进行连接,获得了4个毒株NS基因阳性克隆.阳性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间核苷酸同源率在90.2~98.7﹪之间,氨基酸同源率在82.6~97.8﹪之间.与其它毒株比较A/Chicken/Heilongjiang/P46/2003和A/Chicken/Heilongjiang/G2/2003 NS基因序列的264~278处发生了15个核苷酸缺失;A/Goose/Jilin/W2/2004(H5N1)的NS1基因蛋白编码区的第652位碱基T/C突变而成为终止密码子,造成NS1蛋白的N-末端有13个氨基酸缺失.H5亚型禽流感病毒首次发生这种基因突变现象.研究发现不同基因型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家禽中同时存在;再次证实了H9与H5亚型流感病毒基因间存在着广泛的遗传交换.因此,在严密控制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的同时也要预防H9亚型禽流感,防止产生新的H5重组病毒株.
其他文献
采用鸡胚接种和细胞培养的方法从广西武鸣某鹅场患病鹅脑、肝、脾中分离到两株病毒,经RT-PCR、HA、HI试验等研究,该分离毒为鹅副粘病毒.该毒株对鸡胚半数致死量(ELD)为10/0.1ml,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半数感染量(TCID)为10/0.1ml.根据鸡新城疫病毒毒力测定的标准,测定分离株最小致死量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为38.8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2,将分离毒10
2002年徐镔蕊通过对自然发生骨髓细胞瘤病的蛋鸡经过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及PCR检测,首次发现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ALV-J).本实验采用临床发病的蛋用型鸡的病料,过滤除菌后接种于用11日龄的SPF鸡胚制备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用ALV-Jgp85特异性单抗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法(IFA)检测接种的CEF,结果呈阳性.提取接种病料的CEF的总RNA作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在pol
利用SPF鸡胚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vIBDV-Gx株进行培育,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对病毒进行传代致弱,使其成为弱毒株IBDV-Gt.从细胞适应毒中提取病毒dsRNA,通过反转录,使用Long-accurate PCR(LA-PCR)用一对引物一步直接扩增IBDV-Gt基因组A节段全长cDNA的方法,得到一约3.30kb的片段.测序结果证明已获得3255bp的A节段全长,对vvIBDV-Gx株和
从圭亚那进口的金刚鹦鹉泄殖腔拭子中分离到一株新城疫病毒(ZPS),该毒株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为55.2h,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2.0静脉致病指数(IVPI)为2.57,表明该毒株属强毒株.根据从GenBank上查到的NDV融合蛋白(F)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了F基因5端部分核酸序列,由此推导了F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对该毒株的基因型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分析.所测的核苷酸序列大小为
本研究对来自香港和世界各地的10株庞物鸟H3N8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用DNASTAR和Tree View软件进行序列编辑,序列翻译,进化树绘制和分子演化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H3N8流感病毒的HA基因都非常相似,都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属于欧亚亚系,同源率为95.9-100﹪;香港2001年庞物鸟的毒株之间的同源率最高,分别为99.2-100﹪.HA基因与A/Equi
用威兰VD-28、英特威CVI988、梅里亚CVI988、南京中牧公司CVI988和北京兽医生物药品厂814等五种MD疫苗分别经皮下注射免疫1日龄SPF鸡,并选用梅里亚CVI988疫苗进行胚胎免疫和二次免疫试验.所有试验鸡于免疫后21日龄用10稀释的京-1株强毒进行攻击,测得五种疫苗保护率分别为18/20、20/20、19/20、20/20和19/20.各疫苗一次免疫组间保护率虽有差异但都不显著(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几乎所有的野生及家养禽类都可感染,该病经常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M2蛋白是禽流感病毒的跨膜蛋白,含有高度保守的抗原表位,是理想的交叉保护性疫苗的候选抗原.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与超强毒野毒株的(vv)MDV抗原性更为接近,因此它可用作活疫苗和多价疫
本试验首先用PCR方法扩增出传染性法氏囊(IBDV)株VP2基因,将其克隆到T载体上,并进行了序列的分析.然后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LacZ中,并将该真核表达载体上的CMV启动子和增强子控制的含LacZ和VP2基因表达盒克隆入pUS2基因中,成功的构建了马立克氏病毒的转移载体.然后,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已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用96孔板稀释法纯化表达
通过RT-PCR反应扩增了H5N1亚型鹅源禽流感病毒完整的HA基因并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扩增的HA基因开放性阅读框架由1707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568个氨基酸.HA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RKKR↓GLF,含连续的碱性氨基酸,具有高致病性AIV HA基因裂解位点的序列特征.进一步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HA,通过与MuLV假病毒构建体系的两种质粒pHIT60和pHIT111共转染转化了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任何一种血清型毒株引起各种家禽及野生禽类感染和/或疾病综合症,其病原为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属于正粘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属,病毒基因组由8个分段单股负链RNA组成,编码至少10种病毒蛋白.AIV血清亚型众多,根据其表面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不同可分为不同的亚型.研究发现,高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