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住房典型建筑结构、灾害危害性与致灾模式研究——基于499份全国调查问卷的分析

来源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m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的499 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得出全国典型村镇住房建筑结构的类型特征、空间分布及组合特征,并对我国主要灾害的种类、特点和对村镇住房的主要危害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还总结了我国村镇住房致灾的主要因素和致灾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天津市城市空间布局及未来客运分布特征,提出了符合天津市发展需要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以枢纽锚固线网的方法,提出了针对长距离出行的独立的市域快线系统和针对短距离出行的城区地铁系统,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出行特征、城市发展模式,采用相应的市域线路与市区线路的衔接方式。
为了在当前严峻的交通形势下缓解城市大型项目施工建设对道路交通产生的影响,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同时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当前城市交通形势的基础上,论证了实施城市大型项目施工交通组织的重要性,并结合项目实例对城市大型项目施工交通组织对象、设计原则、技术线路、主要工作内容及其实施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城市大型项目施工交通组织编制办法,为各城市开展大型项目施工交通组织提供
当前我国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动态监测工作可以对城乡建设空间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为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核、监督以及修改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城乡规划动态监测工作中基于多期遥感影像变化信息提取工作仍主要依赖于人工目视判读,工作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引入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结合影像的光谱信息和纹理信息,对影像差值法、主成分变换、数据融合以及纹理差分等变化检测算法进行实验研究,探索城乡建设变化信息的计
本文在系统分析北京市城市快速路现状和布局结构特点基础上,提出“梯度递减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城市快速路系统布局调整和改善工作中,得到良好效果,可以使城市交通动脉有序、顺畅的运行,盘活整个城市的交通体系,提升交通整体效能的发挥。
城市交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城市交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口城市化和城市机动化向城市交通提出严峻挑战。人口多、城市人口密度过大,土地少、城市交通发展空间受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国情。本文从汽车保有量,人均道路面积,公交运送量,自行车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比重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分析了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论述了构建和谐城市交通,要适应人口高密
目前大城市的机动化水平迅速提高,对住宅配建停车位的需求猛增,然而配建指标不能被动适应私家车无节制的增长,静态交通供给必须与动态交通组织相协调,以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本文通过近两年住宅项目的抽样统计与案例模拟,对停车配建指标的合理性及造价进行分析,并对其给内外部交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以容积率和户型双管齐下控制配建指标的方法和城市分区控制策略,同时对地下车库开发强度
土地资源短缺条件下适当发展高层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城市的景观风貌、城市机理影响日益深刻,通过多因子综合评价可为高层建筑空间布局、重大公用设施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本文结合城市设计和规划方案审批的需求,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设计和规划方案审批中的应用,介绍了基于Arcgis 平台开发的城市三维景观审批系统功能及虚拟现实技术在淄博市城市规划设计和规划方案审批中的应用实例,最后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规划领域中应用的意义和前景展望。
本文在奥运期间场馆周边行人交通特点与行人交通设施现状的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场馆周边的行人设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很有必要对场馆周边的交通设施进行测试,以确定场馆周边要采取的行人交通措施。由于采用的是未来的交通需求,本文选取了交通仿真的方法,以行人设施测试需要准备的数据为基础,得到了行人设施测试流程,避免了在以往研究中不能得出全部区域或局部区域及行人交织或冲突区域服务水平的缺点,最后给出了实例验
随着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要求的日益提高,迫使城市规划必须改变原有工作方式,建立以GIS 为支撑的“精确规划”模式。本文从实现精确规划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提出了GIS 支持下实现精确规划的技术方法;并以《重庆江北区鸿恩寺片区城市设计导则》为例,详细解释了如何利用GIS 技术构建三维可视平台,完成景观视线分析和建筑高度控制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