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宪法制度”研究--基于社会学理论视角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当代中国社会学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社会学原理,解释我国长期以来农村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主体虚位”,“权能弱化”问题的原因。通过分析建国以后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要素的性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特征,指出我国政治及其法律的性质与经济、文化的内在本质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这是导致我国法律存在束缚经济发展、不支撑公平正义价值文化的原因。因此问题出在政治关系或者宪法制度中。本文提出从消除现行宪法制度中存在的“主体虚位”、“权能弱化”问题入手推动农地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的思路。主要观点:与私有制国家不同,我国所有权制度下,国家、集体、私人属三种不同的财产主体。因此,农地集体所有权法律制度首先关涉的是宪法制度。但现行宪法制度中,“农村劳动群众”涵义模糊,且没有清晰的“宪法主体”地位:缺乏与公权相互对待中的“基本权利”。因此,消除现行农地法律中“主体虚位”、“权能弱化”问题,必须从宪法制度中确立农民集体的“宪法主体”地位和建立农民集体的“基本权利”入手。这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地所有权宪法制度的基本内涵。农地宪法制度的完善,是民法、物权法为主体的我国农地法律制度体系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简要回顾中国农村建设的历史,以社会运行论和社会转型理论为宏观基础,运用社会指标分析方法对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原则和设置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设计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长春市作为地处东北平原中部的传统的粮食
会议
随着图像系统的应用日益多样化,对摄像头系统的要求和设计约束也更为繁多。但基本原理并未改变:要做的就是快速准确地在一维或两维中定位摄像头;调焦、取像并处理图像。 Wit
  当前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自身特点和所处阶段的客观要求,具有全新的语境和内涵。能力建设则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和根本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能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村民自治对中国社会变动之影响的研究颇多,而对于村落社会结构对村民自治制度如何作用的关注较少。村落作为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的一个基本载体,其结构要素对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武夷山市为1996/1997周期项目县,自项目启动以来,明显地改善了我市的医疗设备与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建立,在我市发挥了作用。本文只对新生儿保健医疗作一
家训,是小孩子趴着,父亲站着。家教,是小孩子站着,父亲蹲着。之所以这样说是缘自我今年年初的一次亲身经历。那是一次国学文化经典诵读与儒教传统普及示范活动。让我吃惊的是
  本文对哈尔滨、北京,上海三地新建节能住宅建筑,建成后五年内外贴聚苯板复合墙体保温材料聚苯板的受潮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保温材料的受潮状况,总结了不同地区,不同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村基层政权内卷化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基层政权内卷化的制度根源和政策根源。作者认为,造成地方政权内卷化的最根本的政治制度问题是官权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