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球诱导斜爆轰起爆的数值研究

来源 :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夏季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yd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Euler方程和氢氧基元反应模型,对超声速氢气/空气混合气体中圆球诱导的斜爆轰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不同于楔面诱导的斜爆轰波,球体是一种钝头体,首先会形成正激波/爆轰波,然后在稀疏波作用下发展为斜激波/爆轰波.模拟结果显示,经过钝头体压缩的气体达到自燃温度后,会出现两种流场:马赫数较低时,由于稀疏波的影响,燃烧熄灭,钝头体下游不会出现燃烧情况;而马赫数较高时,燃烧能传到下游.分析表明,当钝头体的尺度较小时,驻点附近的能量不足以诱导爆轰波的起爆,形成明显的燃烧带与激波非耦合情况;在较大的球体直径下,流场中不会出现燃烧带与激波的非耦合现象,且这一特征与马赫数无关.通过调整球体直径,获得了激波和燃烧带部分耦合的燃烧流场结构,说明稀疏波与爆轰波面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圆球诱导斜爆轰起爆的关键.
其他文献
针对Ar-N2混合气体直流非转移式电弧等离子体产生过程中,电弧在阳极表面一般为高电流密度集聚贴附引起的严重烧蚀问题.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等离子体发生器,结合弧电流,和气流
边界层转捩研究是大气层内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之一,边界层内层流/湍流转捩对热传导系数、表面摩擦力有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从感受性的角度回顾了高超声速边界层机理
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CuCe0.75Zr0.25Oy/Z、CuCe0.75Zr0.25Oy/T和CuCe0.75Zr0.25Oy催化剂,利用XRD、BET、SEM、CO-TPO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及活性评价,开展不同载体的催化
本文对加热管道入口流量随时间变化条件下超临界态航空煤油的流动与传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煤油多级加热、流量与压力控制系统,对入口压力3MPa、入口温度300-530K、雷诺
本文采用流场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气膜条件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壁面所受超声速气流摩擦阻力的减阻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到,气膜的存在能够有效的减少壁面的摩擦
采用自然辐射冷却结构的小功率电弧推力器,实现了以氮气为推进剂的长时间稳定运行.采用间接测力方法得到推力,利用铜镜反射法拍摄喉道处的放电状态,结合测量的弧电压、弧电流
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技术发展,拓展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的工作范围并提高其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不同燃烧室工作模态的判断方式和热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直连式试验
高温条件下空气分子振动能激发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热特性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使激波波后流场参数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飞行器的外部流动;还使边界层内流动发生变化,进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定量计算,来研究空气振动激发对激波反射及其转化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可以发现振动激发对流体热力学特性的影响和等截面加热管流的冷却很相似,空气振动激
电导探头利用液膜的电导特性来测量液膜厚度,其测量能力不仅与液膜厚度、电导率有关,还取决于探头结构参数,且难以用解析函数描述.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