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情韵·哲思的交融--简评《席地而歌》的艺术特色

来源 :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xim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由《席地而歌》引出其作者文野长弓,通过对其人物的介绍,再到对其全部著作的点评,发现其作品中思想力度的光彩及艺术的闪光点。由《席地而歌》再到其他作品的简评,发现其独特气质的构成和文化风度离不开对大自然的欣赏及对艺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其他文献
@@汪筠(1715—?),字珊立,秀水人,为《词综》编者汪森之孙。乾隆八年,汪筠搜罗旧作交付其侄汪璐编成《谦谷集》一书,计收古今体诗四百六十首,分为六卷,编年著录其自雍正十年十八岁迄于乾隆七年二十八岁之作。
@@南宋吕祖谦所编《皇朝文鉴》(下文简称《宋文鉴》)是宋人所编为数不多的汇集北宋近百年间朝野诗文的选本之一,尽管在当时颇遭物议,未能由官府刊刻,但它在民间和后世学者心目中仍具有较高地位。作为宋代吕氏家族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吕祖谦的家学渊源尤其是吕本中的文学思想和诗学观念对其学术思想和该书的编纂有无影响,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社会的国家,国语是马来文(也称马来西亚文),因此华文文学的发展受到局限,华文儿童文学更因文教界的忽视,进展缓慢。文章着重介绍了萌芽时期和建国之后的文学的困境及发展历程,在数位坚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及推动工作作者的努力下,进入21世纪时,马来西亚华文儿童文学的发展有了显著成果。
作为传授华文的场所,中学的华文教育向来是培养文学爱好者的温床。为探讨中学华文课程对马华文学爱好者的影响,本文从两方面着手对马华文学的普及教育进行了研究,指出教学过程中文学成分薄弱、选材杂乱无序、内容重复乏味、艺术价值不高诸多问题,最后对今后的教学发展提出了建议和目标。
文章通过对三大卷读本为代表的马华散文进行梳理,发现对乡土题材的撰写不仅仅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散文作品的主调,在七八十年代,甚至进入21世纪以来仍然盛行,总结出了以乡土题材为主要内容的乡土散文贯穿着马华散文发展始终的结论,分别从审美角度和表达角度两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看到了马华散文从五六十年代借鉴摸索的成长,经过岁月的磨砺,迎来了90年代散文艺术的逐渐成熟,递变出一曲现代的乐章。
本文将以新马华文新诗及其作者作为考察对象,试图从文学的角度研究20世纪新马华人在国家认同转向的过程中,其血肉丰盈的内心所展现出来的鲜活和丰富的家国情怀,以期从另一角度补充本课题的研究。  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又根据华文新诗中呈现出来的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变化轨迹,将这一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考察和分析,展现每个阶段中新马华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而战后新马华人经历了独立建国过程的风风雨雨,以及家国情怀的
文章从国际新移民文学作品形成的三个阶段谈起,指出了国际新移民作家的种种困境难关,阐述了自己海外写作的新思考及殷切的期盼和愿望。
开放的世界空间催促着人们应当以一种宽容的文化态度来关照当前异质文化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一种新型的多元文化格局。北美新移民小说进行的正是考察和汲取多元文化的努力,西方文明的渗透和东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统一于其发展进程之中,文章从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出发,对物质现代化的实践和精神现代化的探索进行阐述,并在最后指出了在北美这一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中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品格,是新移民小说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出身于中国的笑言的小说《香火》和出身于加拿大的文森特·林(Vincent Lam)的小说《放血和奇疗》(获加拿大2006年度吉勒奖)的比较分析,探讨他们在描写新移民以及他们的后代在文化身份重新确认时的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法,以及不同的观念,特别是华夏文化在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和它对移民的文化身份重新确定的作用。这两部小说从相互对立的视角,揭示了不同文化在人们身上产生多岐的反
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不论是对侨居地域的文化,还是对自己民族的文化,都具有一种双重透视的视角,他们能够更宏观地,更客观地审视自己和他者,但由于“华人文学”使用的是中文以外的语言,它便提出一个更微妙的问题,既华人作者怎样以异域语言来审视和表现自己或他者?如何在异域语境中确认自己的主体性?本论文拟以陶晶孙50年代的日语作品为例,探讨上述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