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土的崩解特性因素初步研究

来源 :第十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wwvf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研究土的崩解特性进而指导工程施工,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土的分类标准,对不同粒级分配的土样即砂土、黏粉、粉黏各选取两个代表性样品进行崩解特性试验,研究得出两点结论:(1)崩解过程开始时崩解速度较快,土样表面细小分散颗粒落入水中,此现象砂粉尤为明显,大量土体脱落,崩解速度极为快速.砂粉粒度程度较大,土的孔隙性和透水性较大,因此崩解速度较快,本次两个试样在近1h内完全崩解.黏粉试样含砂粉和粉黏,崩解速度处于砂粉及粉黏之间.而粉黏试样崩解时间较长,崩解过程较为缓慢,甚至几天都无法崩解;(2)崩解过程并不是一个规律的过程,跟土体的物理特性也有关系,且崩解过程中崩解方式不同,开始主要以粉末状和小碎块状为主,浸水时间较长后开始出现裂隙,随着裂隙的增大,期间伴随粉末状崩落,土体呈块状裂开,过程中不断有气泡逸出,水质浑浊.
其他文献
利用刃边法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MTF时,传统人工选取自然界地物刃边耗时费力,且主观性较大,刃边噪声较大,得到的MTF稳定性较差.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自适应滤波算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MTF自动提取方法.首先采用相位一致性(PC)算法提取候选刃边边缘影像,然后对边缘影像进行CNN分类,得到满足刃边条件的边缘影像,为进一步抑制噪声,对边缘影像进行自适应平滑滤波,对接近刃边的图
当前我国航天遥感逐渐实现从科学试验向业务化应用过渡,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各行业对卫星遥感提出各异的探测要素精度指标,以满足不同观测业务需求.针对光学遥感应用需求,本文构建一种涵盖光谱、空间、时间、辐射性能的规范化表达模型;基于需求满足度评估,构造一种表征需求间相似度的距离测度;基于该距离测度,提出一种面向遥感应用需求的K-Means++改进聚类方法及其聚类性能评价指标DBORS.本文以部分应用需求数
围填海项目通过拓展海上及陆域可利用空间,缓解了人地矛盾,创造了明显的经济价值,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其对生态环境等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文章以七姓涂围填海工程为例,对其建设可能造成的海洋生物损失量及赔偿额进行估算.经计算,七姓涂围填海工程共造成海洋生物资源损失1447.41万元.
文章收集烟台刺参养殖池塘中生长的绿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对比实验研究不同条件下几种除藻剂的除藻效果和对浒苔萌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烟台常见的俗称为海绵、钢丝苔、浒苔的3种大型海藻分别为漂浮刚毛藻(Cladophora expansa)、线形硬毛藻(Chaetomorpha linum)和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不同的海藻对同种除藻剂的敏感
文章介绍了美国典型海洋科学调查船的基本参数,分析了美国海洋科学调查船的分类分级及其船舶主要参数,并对我国科学调查船的分类分级进行了回顾,提出下一步我国科学调查船分类分级的一些建议.
近年来,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尤其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与推广应用,对传统模式下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海洋领域信息庞杂,传统模式下主要依靠人工方式进行信息整理与分析等工作,具有耗时耗力和不具效果等弊端.让海洋领域的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海洋信息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是当前海洋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亟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海洋信息管理、信息共享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3个方面,简要探讨大数据时代海洋信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体系持续冲击的影响,陆地资源得到深入开发利用,但陆地资源相对有限,出现资源短缺及开发过度等问题,促使社会大众逐渐转移开发方向,努力寻求全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海洋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重大,而如何开发海洋旅游资源,推动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文章以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为切入点,分析其现存问题,进一步提出明确开发方向,丰富旅游产品,革新开发理念,强调区域合作,
膨胀土的胀缩特性、裂隙性、超固结性常对膨胀土地层中的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以热-力耦合数值模拟为基础对膨胀土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特性进行研究.首先由室内试验测定原状膨胀土的膨胀力,然后以FLAC3D热-力耦合模块模拟—环刀土样推导目标膨胀力下的膨胀系数,最后以扬州某膨胀土深基坑为例,计算上述膨胀系数下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特性,并与基坑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围护结构侧向变
泥石流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山区自然灾害,其危险性评价的意义在防灾减灾预案中尤为重要.论文结合近十年来支持向量机方法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情况,重点探讨泥石流不同评价指标的选取、影响支持向量机性能的参数确定、泥石流数据的不均衡性等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以及泥石流评价模型的可推广性问题.首先,引入粗糙集理论,对选定的泥石流评价指标进行属性约简,筛选出影响泥石流评价结果的核心指标;其次,比较使用较广泛的网格
岩溶隧道掌子面不采取支护措施,极易成为突水灾害的常发部位,其又为隧道施工的工作面,突水灾害势必会带来严重后果.在岩溶隧道掘进过程中,掌子面与前方含水构造间的隔水岩盘厚度留设问题非常关键,决定着突水灾害的发生与否.对掌子面前方隔水岩盘安全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岩盘质量与岩溶水压是主导因子.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岩溶隧道开挖过程,研究隔水岩盘安全厚度与其主导因子的相关变化规律.基于非线性回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