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过程的探讨

来源 :第27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9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6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工程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具有明显的矿山特色,也因此培养目标和标准的制定综合考虑了卓培计划的大标准和行业标准,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素质为核心的培养标准,并根据培养目标和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合理科学的培养课程体系和严格的工程实践过程控制.为了实现卓培计划的目标,本文还探讨了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设开放式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培养应该采用立体培养方式,最终顺利实现安全工程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的.
其他文献
提高安全工程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是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必需的工作,也是学生满足毕业达成度要求的需要.本文介绍了东北大学安全工程研究所工会结合学校"三育人"活动,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及理顺实践教学与理论课教学的关系等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性工作.结果表明,这项活动对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而且,预实践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课程.
根据社会发展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了安全工程专业综合能力型培养模式.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学研结合、竞赛活动等方面出发,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增强学习兴趣,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对中国传统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并根据山东管理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自身特色,尝试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框架、育人机制、创新实践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探讨,初步提出了协同多元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发展及其对安全人才能力的需求,探寻科学合理的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中国安全科技人才知识技能及其工程应用能力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重庆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效,以提升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提出了应建立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指出了以课程实验、专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带动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专业技术知识的应用模式,并阐述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对学生工程应用研究的
目前重大事故多发,社会对安全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迫切,而目前高校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更突出的是学生的专业领域安全知识与技能.因此,通过分析目前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了培养安全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根据调查问卷了解安全管理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得出安全管理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进而介绍了西安科技大学在安全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所做的尝试.通过探讨其课程体系优化改革,丰富教学手段
为满足法治社会及安全生产法制化对"懂法、用法"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明确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措施,从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向培养学生法律素养转变,提高学生适应法治社会能力,从注重依靠理论知识向注重依靠法律知识转变,提高大学生依法执业能力,将现行的一般法律知识教育向专业法律知识教育扩展,介阶段、分层次将法律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并以法律体系为依据构
目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紧缺造成的安全技术缺陷和安全监管不到位.本文针对广东省现今的经济发展模式,立足于对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广泛调研和学习,探讨培养与广东省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广东工业大学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可行性及对广东工业大学安全工程拟进行的教学改革进行论述,深入企业调研,编制企业对安全工程人才需求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的调研报告
介绍了华北科技学院基于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将研究生培养过程划分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学位论文撰写3个阶段,在每一阶段设置相应的目标和任务,并针对3个阶段的特点、任务,采取相应的培养方法.四年的工程硕士培养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具有良好的、积极的效果.
本文阐述了专业学位的内在属性,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以华北科技学院"服务特殊需求项目"为例,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课题和训练项目建设、导师队伍建设、考核方式和三证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深入推进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如何用大工程观理念来整合和改革现有的工程师教育的理念、思维、方法,在大工程观理念下构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体系,探讨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已经成为当代工程教育的焦点.本文从大工程理念的角度下,对卓越工程师的工程能力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和渠道,完善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