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P2活性多肽/Ⅰ型胶原/煅烧骨复合材料修复兔桡骨缺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合成的BMP2活性多肽与Ⅰ型胶原复合煅烧骨复合材料生物学性能与修复骨缺损的作用. 方法:①将BMP2活性多肽与Ⅰ型胶原复合煅烧牛松质骨作为实验组,以Ⅰ型胶原复合煅烧牛松质骨作为对照组,复合过程中以模拟体液(SBF)作为溶液.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和能谱法以及X射线衍射实验观察材料表面结构情况,同时对两组材料进行体外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同时计算两组材料细胞黏附率,初步评价BMP2活性多肽引导Ⅰ型胶原复合煅烧牛松质骨表面矿化生成羟基磷灰石结晶的作用与能力.②动物试验分三组.A组:单纯煅烧骨组;B组:含Ⅰ型胶原的煅烧骨组;C组:BMP2活性多肽与Ⅰ型胶原复合煅烧骨组.取大白兔36只,随机分成三组,建立桡骨中段10mm骨缺损模型,分别将材料植入兔桡骨缺损处,术后4、8、12周行X线评分,8、12周行组织形态学观察与评分,比较各组植入材料的成骨作用以及12周取材后抗折强度. 结果:①环境扫描电镜下可见实验组煅烧骨表面有羟基磷灰石结晶生成,而对照组没有;能谱法对实验组矿化骨部分进行钙磷元素检测和X射线衍射检测证实矿化物的成分为磷灰石.②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与两组材料体外复合培养24h,实验组细胞黏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36只大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不同时间X线评分示C组与A组和B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④组织学观察,8周和12周评分显示C组均优于A组和B组,B组优于A组评分;⑤各组植入材料抗折强度的测定:术后12周,C组材料抗折强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 结论:BMP2活性多肽能引导Ⅰ型胶原复合煅烧骨表面矿化生成羟基磷灰石结晶,可以改善煅烧骨的骨诱导活性,提高细胞黏附性能,与煅烧骨复合后是一种较理想骨组织支架复合材料.
其他文献
作者对俄罗斯联邦(PCΦCp)11年内和乌克兰(YCCP)8年内首次报道的医生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统计图和调查表作了回顾性研究。众所周知,医生在工作过程中,在精神和情绪紧张的基础上
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方式的变革体现在教科书之中,针对日本和韩国中学英语教科书进行编排结构、阅读难度和单元主题的比较,呈现两国教科书内容设置和编写意图的共性与差异,
近几年来,亚硝酸钠中毒事故的报道屡见报端。有的人问,亚硝酸钠与食盐都是盐,为什么亚硝酸钠就不能食用呢? 众所周知,人类的生存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氧气。被人吸入的氧,是靠人
会议
我们在参加1984年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时,发现高武~碧痕段较大面积水质pH值过低(有的pH达3.4),为了解其原因及对居民健康影响情况,提出改水依据,进行了调查。 材料与方法
目的 评估均相酶法检测尿液雌三醇(E3)的主要方法学性能.方法 参照CLSI相关文件,对方法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等进行验证.结果 正确度试验所测各不同浓度的校准
目的 探讨实性乳头状癌(SPC)伴浸润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SPC伴浸润患者的影像学、病理形态学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并复习
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回顾性研究,是流行病学中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选取某种特定的病人作为病例并和不具有这种疾病的个体(对照)进行比较,以发现两组间可能存在的因
目的 对苏州地区育龄期妇女弓形虫(TOXO)、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感染率进行分析.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住院育龄妇女28103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