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功能食品原料的拟雌激素效应评价

来源 :第六届食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xiy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义:功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我国功能食品产业的良性发展,其不仅影响消费者对功能食品信任度,也极大的影响我国功能食品的国际形象,此问题在具有我国优势和特色的植物源功能食品中尤为突出.目前大豆异黄酮的拟雌激素效应已有广泛研究,甘草的拟雌激素效应也有报道,但许多的植物性功能食品原料的拟雌激素效应尚未见有文献报导.本研究评价了8种植物性功能食品原料的拟雌激素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分析其可能的健康利益和潜在风险,为合理定位植物性功能食品,确保其食用安全性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布渣叶的致突变和致畸作用,为布渣叶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均选取NIH小鼠以2.14g、4.28g、8.55g/kg BW(相当于药材剂量22.9、45.9、91.6g/kg BW)的布渣叶浸膏分别经口染毒30小时和5天,观察各组微核发生率和精子畸形发生率.Ames实验选用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t00和TA102菌株,实验剂量为312
3R运动的兴起,使动物福利被逐步重视;组织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体外皮肤重组刺激模型成为现实。三十年来体外皮肤替代模型已从研发到应用并变为可能,但这三十年中,实验动物的地位却未被皮肤刺激模型所替代。到目前为止,皮肤体外替代模型依然未能被国内外毒理界科研者广泛运用。因此,体外替代方法能的优缺点是否被接受,仍是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实验室在选择使用体外皮肤刺激模型时,若中途由于皮肤刺激模型的稳定性不佳
目的:初步探讨除草剂阿特拉津(ATZ)对雄性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设置阴性对照、低、中、高剂量组(43.75、87.5、175 mg/kg)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 mg/kg).灌胃染毒28天后,通过测定小鼠脾脏和胸腺的脏器系数、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和血清溶血素凝集程度来评价ATZ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
食品安全的主要危害来源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新原料、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细菌性及寄生虫污染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的掺假作伪
会议
目 录修订背景修订任务承担单位任务分工任务来源修订原则修订过程修订方法征求意见情况主要修订内容修订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修订背景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人民大众对食品安全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食品添加剂、新资源食品、农药善药残留、包装材料迁移,以及其他食品污染物等.)GB15193现行版本为2003年发布,已经执行8年,未随着毒理学科的发展进行修订; (如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国际上与GB15193相对应的毒理
会议
提纲一、营养素过量概述二、宏量营养素过量三、脂溶性维生素过量四、微量元素过量营养素过量——风险不断增加!食品生产和供给能力增强食品消费种类和数量增加保健食品、营养素补充剂、营养强化食品消费攀升.
会议
课题背景生活方式的改变营养过剩体力活动减少压力过大NCDs井喷式发展肥胖和超重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其他平衡膳食健康的基石防治NCDs的根本措施不良膳食cuishengNCDs的重要原因
会议
项目来源立项背景在全球范围内迄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这三类慢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占所有死亡的50%,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慢性疾病防治研究工作一直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战略方针.茶叶在我国历史悠久,饮用地区广,人数多,我国被称为"茶叶的祖国".饮茶的保健作用自古以来就有记载.大约公元前3000年,神农发现了茶具有解毒和保健活性,汉代《神农本草》把茶列
会议
糖尿病的流行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紊乱疾病,常伴随多种慢性并发症,造成多器官,多系统的广泛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预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至3.80亿.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它和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一起列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
会议
前 言1.转基因食品潜在致敏性是人们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之一评价原则综合、逐步及个案分析方法1996年IFBC/ILSI制订判定树分析法前 言评价内容:1996年,IFBC/ILSI—(1)鉴定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相似程度(2)分析消化/加工稳定性(3)过敏血清筛选(放射性变应原吸附试验)(4)皮肤穿刺试验和双盲安慰剂控制食物激发试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