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KAII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实践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炮制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进,结合专业情况,开设综合性实验,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杨锡仓主任中药师的中药炮制绝活:利用水浮原理令酸枣仁快速去核,金樱子、枇杷叶可利用在水中冲撞、泡洗的方法快速去毛,通草用糯米汤浸渍晒干可研成细粉,巴豆用面粉糊搅拌暴晒至爆裂脱皮能达到无害去皮效果,水银与铅生成合金可研成细粉,灯心可用闷煅法制炭,肉豆蔻用面粉煨去油省工省时。
目的:研究形成一部以彩图为主,图文并茂的中药饮片炮制图谱类专著。方法: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数码摄影技术为手段,采用传统的、科学的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以科研生产密切结合的方式,研究制备彩色图片。结果:已收集30余种炮制工艺、饮片规格890种、彩图约1000张、文字约15万字。结论:清晰的彩图,直观展示饮片炮制前后的外观色泽变化及外观质量。为饮片炮制外观质量控制及传统经验监别提供了依据。
目的:建立天麦颗粒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结果:天冬总皂苷的含量应不低于0.8%,平均回收率为96.01%,RSD=1.84%,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为天麦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目的:探讨炮制对莱菔子饮片中成分群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方法制备的供试样品高效液相图谱的比较和相似度计算,分析水溶性成分群的变化规律。结果:通过比较各供试样品间的高效液相图谱,发现有一成分会在水浸、适宜温度和有生莱菔子粉末存在的条件下降解,并伴随着两种新成分的产生。而炒制后水浸没有该现象。结论:炮制可能破坏了某些成分的产生机制,从而导致莱菔子炮制前后成分的著异。
目的:考察以大孔树脂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对芫花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对17批药材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为甲醇提取,提取液回收试剂至干,残渣水溶解后经大孔树脂柱层析,收集20%、50%和95%乙醇洗脱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批药材的甲醇提取液及各洗脱物进行指纹图谱分析。色谱条件:Dismonsil且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um),流动相为甲醇、水
目的:建立芫花药材中4个黄酮苷元的RP-HPL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芫花药材中木犀草素、芹菜素、羟基芫花素和芫花素的含量并制订含量限度要求。色谱条件:KromasilC18色谱柱(4.6 nm×250 mm,5u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60:40:0.5),流速0.8 ml/min;柱温40℃;木犀草素、羟基芫花索的检测波长为350 nm;芹菜素、芫花素的检测波长338 n
纳米中药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医药领域中已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近年来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纳米中药的技术原理、制备方法、优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大蓟是一味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但是,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大蓟及其饮片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炮制方法、程度不一,品种比较混乱,为了更好的使大蓟在临床发挥其疗效,本文查阅相关古代书籍,现对大蓟本草考证和炮制历史沿革做了一定的整理。
围绕《中药炮制技术》课程的特点及任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训练模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以期培养中药炮制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通过对炮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思,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炮制问题的重视,从而为炮制现代化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