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学呼唤技术理性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建筑构造" 课程整合基础研究

来源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全国建筑技术学科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两门课程的整合实验经过若干年来两个方向、两个环节的摸索,已初见成效.在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实验这一方向和环节上,立足于设计思维模式中理性与感性相互交织的基点,肯定技术理性的价值所在,并针对设计教学中缺乏技术理性支撑的现状及其弊端,将设计题目的"题眼"确立为强调技术理性的意义与价值;并在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组织建立、教学进程控制、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成果表达等方面围绕该"题眼"逐一展开,步步跟进.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与经验.
其他文献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过程是CSCL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首先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历史、内涵及其独特之处.然后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网
协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但是,关于协作学习的评价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流程组成要素的分析,设计
本篇文章探讨开发"Web3D虚拟教室系统"的系统设计、实作与理论依据,还有本系统应用在数学几何问题学习之初步研究结果.本系统以"具象、心象和抽象"的学习历程为理论基础,整合
会议
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思潮正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文化思潮.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学习理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的日益完善,使得CSCL已经形
《地学系列网络课程》根据学科最新进展和培养对象的要求,制定了网络课程建设的攻关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对课程主体内容、实习课、考核系统、教学资源库(视频、图像)的开
会议
本文系统回顾了合作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类型、合作学习基本原理,进而分析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推广合作学习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进一步开展21世纪合作学习研究的新
通过对建筑技术科学的认知现状、建筑技术科学的构成及其地位、以及国内外高校中建筑技术类课程设置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建筑技术类课程再整合的思路,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四十周年,中国科协与北京市科协自1989年9月15日至10月26日在北京举办了科技报告会。应邀在大会上做科技报告的都是我国科技界著名的科学家或有
第一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1日至4日在长沙召开。大会收到学术论文242篇,其中国外学者的论文47篇。中国和来自法国、日本、苏联、波兰、联邦德国、
本文探讨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课程的整合实践.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使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