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基合金陶瓷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来源 :第十四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会议、2013甘肃省铸造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微波烧结技术在氧化铝陶瓷表面制备钴基合金氧化铝陶瓷粉末复合涂层,以期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比较粉末不同球磨时间、不同烧结温度对涂层微观组织形貌和结合处的影响,并测试复合涂层的致密度.结果表明,粉末球磨时间24h,1300℃下制备的试样,复合涂层微观组织较为均匀,各组分之间结合较好.在这个参数下制得的试样较为致密.
其他文献
研究了少量Be的加入对Al-6Mn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铸态Al-6Mn合金的组织主要由先结晶的Al6Mn化合物相和α-Al+Al6Mn共晶基体组成.少量Be的加入使二元相图向高Mn区移动,引入三种金属间化合物相,λ-Al4Mn、H1相和Be4AlMn相,同时明显细化了铸态组织.在定向凝固试样中,Be的加入有效地促进了准晶Ⅰ相的形成,并改善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当生长速度为600μm
采用真空非自耗电极电弧炉熔炼制备船舶海水管系钛合金铸锭,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XRD衍射技术等手段对铸态和退火处理的合金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以及相结构等进行分析;并对钛合耐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铸态和退火处理的钛合金,晶粒结构均比较粗大,室温组织是以平直状或编织状α为主要形貌的魏氏组织,并且存在网状晶界α;室温的相组成主要为α相,另外还含有少量的β相,部分成分的钛合金中还有金属化合物
对AlZnMgCu系高强铝合金采用了旋转喷吹、C2Cl6、HGJ-1精炼剂和等离子净化4种熔体净化技术,观察了不同净化处理后合金的宏观组织和微观断口形貌,并对比了挤压铸造+T6热处理后的材料性能.结果表明,经等离子净化处理后,试样内部已见不到明显的气孔;对比4种不同的熔体净化技术,等离子净化处理后材料的抗拉强度比其它方式提高5%~10%,伸长率提高30%~70%,得出等离子净化处理技术是最佳的Al
介绍了电解低钛铝中钛的分布特点,对比研究了向电解低钛铝熔体中添加Al-4B中间合金和向纯铝中添加Al-5Ti-1B中间合金时,熔体中TiB2粒子的分布及其沉降行为,并且分析了其对组织的细化效果.结果表明,当把Al-4B中间合金加入电解低钛铝熔体时,来自Al-4B中间合金的硼原子可与熔体中原有的钛原子反应生成TiB2粒子,生成的TiB2粒子颗粒细小,分布均匀,能更多的保留在熔体中,为铝熔体提供更多形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经高效熔体处理的3003铝合金进行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1~10.00s-1等温压缩试验,采用加工硬化率和应变的关系曲线确定动态再结晶稳态应变εs,得到该合金动态再结晶状态图;合金流变应力曲线特征值与lnZ值之间呈线性关系,Z值越低越有利于发生和完成动态再结晶;由流变应力曲线计算动态再结晶体积比例,建立了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Xd的数学模
研究了不同不同时效温度对TC4钛合金微观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后得到的针状马氏体α′和过冷的β相,经过时效后会发生分解,生成弥散稳定的a相,最终在室温得到弥散稳定的(α+β)相,显著提高了TC4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固溶温度一定,当时效温度升高时,TC4的硬度、强度逐渐降低,相反塑性逐渐升高.其断口形貌表现为韧性断裂.固溶温度940℃时效温度500℃时,合金的强度最高,塑性较好,综合
介绍了江苏麟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改造原有熔铝炉的方案和实施情况,在对2号炉炉体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把传统的燃烧系统改为蓄热式燃烧系统,该套燃烧系统可以高效极限回收烟气余热,理论上热效率可达到50%以上甚至更高,与常见熔炼铝合金炉最高不到25%的热效率相比,热效率至少提高了2倍以上,且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加热过程电脑控制等特点。结果表明,成本每t节约人民币61.2元,合金成分更均匀.
采用多孔陶瓷预制体制备技术结合熔体铸渗工艺成功制备了Al2O3、ZTA陶瓷颗粒增强Cr25基复合材料.采用XTL-3400D型体视显微镜观察计算复合材料中陶瓷颗粒的含量(体积分数)为47%~55%;采用JXA-8100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分析,陶瓷颗粒与基体间界面结合良好,为机械结合;对比三种复合材料三体磨料磨损性能,ZTA增强Cr25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最好,达高铬铸铁基体的5.9倍;SEM分析发现复
利用镀锌预处理的铁芯包覆浇注ZL101铝合金的复合铸造工艺制备了铝/铁复合材料.利用SEM和EDS等检测手段对电镀锌和热浸镀锌两种工艺预处理后的铝/铁复合界面区域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铁芯表面采用电镀锌处理时,在铝/铁界面实现了"夹心式"层状结合,未能使铝/铁间形成冶金结合;而铁芯采用热浸镀锌处理时,在铝/铁界面区域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约2.2μm厚的Al4.5SiFe相层,并且镀锌层原子固溶到铝基
采用SPS+真空界面重熔工艺制备了碳化钨/钢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界面反应区组织和其出现的温度以及温度对界面反应区宽度影响.运用OM、XRD和SEM对复合层的界面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340℃左右时碳化钨颗粒与基体出现界面反应生成Fe3W3C相,改善了基体与颗粒的界面组织及连续性;使碳化钨颗粒与基体之间形成了组织过渡,又有利于增强材料的综合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影响其扩散系数,其界面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