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聚磷菌在污染水体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富营养化一直都是污水处理的重点问题之一,而水体中过量的氮、磷就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体生态系统平衡,严重时还会导致水体严重缺氧,从而严重危害渔业、农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DPAOs)具有在节能省时下脱氮除磷的性能.本文总结了以往对反硝化聚磷菌的研究,从2006年发现的DPABs的种类,DPABs脱氮除磷机理,温度、ph、氮源等环境影响因子对DPABs的脱氮除磷影响,并对DPABs对污水脱氮除磷应用处理进行探究,解决DPABs培养难,适应环境困难等问题,为以后结合海洋环境条件驯化出适应于海洋环境的并具有高效脱氮除磷功能的DPABs,并根据其脱氮除磷功能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构建出特异性强的功能菌,将其应用于海洋环境修复处理提供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研究基于好氧活性污泥法,驯化得到对吡啶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群,可将50mg/L的吡啶于4小时左右完全降解.通过高通量测序对经口比院驯化的污泥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丛毛单胞菌属细菌的相对丰度为15.5%,为优势菌属.为探索吡啶与优势菌降解酶的微观降解机制,采用分子对接方法模拟了吡啶与不同氧化还原酶(起化酶、双加氧酶、脱氢酶)的相互作用,得到它们复合物结构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吡啶与3-hy
从实验室已通过吡啶驯化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利用吡啶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细菌P1,经鉴定为辜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nonas testosteroni),利用该菌强化活性污泥对吡啶的生物降解和矿化.通过研究,在相同的总的生物量下,Comanonas testosteroniP1菌可以强化活性污泥对吡啶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且加入的Comanonas testosteroniP1菌占3.3%的生物量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与自然灾害使中国原有健康水生态系统遭受从局部到较大范围的退化损害,许多河道/水库/湖泊原有的清洁饮用水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如何采用有较好性/价比的技术为群众提供稳定的安全饮用水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990年太湖蓝藻大爆发导致许多以太湖优质水为原水的自来水厂无法为居民提供合格的饮用水.随后开展了为保障饮用水源为目标以及为控制太湖、滇池、巢湖等湖泊的富营养化为目标的实验
本文基于海洋生态环境和沿海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总结了渤海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012年以来,渤海海水质量总体呈企稳向好趋势,但近岸局部海域尤其是三大湾的污染仍堪忧,主要海洋环境问题包括富营养化和河口区盐度偏高等.陆源污染输入、自然岸线丧失、流域淡水人海量减少等是造成目前渤海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在回顾渤海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与修复力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及自然条件的改变,湖泊出现了多种生态问题,尤其是中小型浅水湖泊受到的影响更为剧烈.针对中小型浅水湖泊,本文总结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评估方法,并通过济南市白云湖这一典型案例,分析不同生态恢复方式对浅水草型湖泊的影响.济南市白云湖是济南市唯一的天然湿地,生态退化严重,近年来通过生态补水、建设人工湿地等方式对自云湖进行生态恢复.分别对白云湖不同区域进行调查,通过综合指标体系进行生态
无锡市太湖新城河网水系是环太湖城市型湖滨小流域河网水系典型代表,具有水网复杂、沟通不畅、水环境干扰因素多、水生态不够稳定、部分河段污染严重等问题.重点论述通过水系生态环境本底调查与评估、水系生态系统监控与健康评估、河网水系环境相关要素的日常维护管理等方法以改善和保障太湖新城区域水环境、水生态系统安全健康.
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庞大的、涉及多学科、领域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水生态修复也如此,目的是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强化、并辅以适当的人工措施,加速对被破坏的水生态系统的功能的有效恢复.人类在水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经验教训并举,认为水生态的修复是水环境外在的保护修复与内在的水生态的修复,这里特别是强调水环境的恢复,水环境修复保护是水生态修复的基础,是长久的治本之策.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了进一步推进河湖治理,加大河湖管理和保护力度,提升河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河湖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恶化,全面打造成安澜、生态、景观、人文河湖,持之以恒的坚持贯彻执行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以健康完整的河湖功能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浅析了河湖长效维护与管理之浅见.
伴随工业、农业与城市化不断发展,水体污染已成为制约中国生态环境的因素,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具有良好的负荷适应性、建设工艺简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但在进行人工湿地建设的过程中,应要考虑到影响其功能的环境因素:温度,特别针对沿海和北方寒冷地带.低温条件下,湿地植物极易出现休眠现象,根系微生物代谢减缓,导致温地运行不良.而对于低温条件下强化人工湿地治理污染水体的要求不断强化,成为亟需解
通过调度上游水库压咸是潮沙河口抵御咸潮入侵保障供水的主要办法之一,而如何"定量"、"定时"调度宝贵的淡水资源、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掌握咸潮入侵规律是压咸流量预报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河口咸潮入侵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根据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然后以钱塘江河口和珠江口的压咸实践为例,介绍了压咸流量预报技术的研究成果;最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咸潮入侵及压咸流量预报技术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