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阅读的研究已经识别出特定加工(如字形、语音和语义加工)所对应的脑区。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对比不同的刺激或不同的实验任务,激活具有差异的脑区被认为是额外加工激活的功能脑区。据此,研究者认为阅读汉字与阅读拼音文字具有不同的脑机制,如左侧额中回被认为与汉字复杂的空间加工有关,具有汉语特异性;而左侧颞上回与拼音文字的形-音对应加工有关,在汉字阅读中的激活较弱或没有。汉字阅读脑区的特异激活已经成为阅读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双通道理论(DRC)认为阅读具有跨语言的特异性。而联结主义(PDP)模型则认为阅读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因此,揭示汉字阅读特异的脑区对解决词汇阅读理论的争论具有重要意义。最新研究表明,阅读具有跨语言普遍的大脑神经网络,而且,阅读相关脑区的激活都受到刺激属性和任务要求的交互作用。为了进一步考察汉字阅读的相关脑区是否具有刺激或任务的特异性激活,这里对已往的汉字阅读f MRI实验进行元分析研究。本研究分别对刺激对比(共31个实验,312个激活点)和任务对比(共29个实验,198个激活点)的阅读脑机制研究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刺激对比与任务对比共享了相同的神经回路,有双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脑岛,顶上区域,部分颞叶区域以及负责视觉加工的枕叶区域。刺激和任务的直接比较结果发现,刺激对比更多激活的脑区主要是左侧的中央前回与额中回交接的脑区,以及梭状回。任务对比相对于刺激对比激活更多的脑区主要是左侧的额中回与额下回的BA44和BA47区,以及颞上回后部。这些结果说明了梭状回与中央前回/额中回表现出更多受刺激属性的影响,可能与汉字独特的书写特点需要更多的空间加工相关;额中回与额下回更多受到加工任务的驱动,反映这些脑区可能与一般性的认知加工相关,并非汉字特异的加工脑区;颞上回后部同样参与了汉字阅读加工,但它反映了加工任务的要求。汉字阅读不具有刺激特异的脑机制,阅读相关脑区的激活受到刺激属性和任务要求的交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