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cp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本文就如何加强机械创新设计教育,结合机械设计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论述.
其他文献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中,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我们选择了高师化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素养培养为研究课题,进行了职前教师信息素养构成、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相关课程设置研究,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寻求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专业特色的教师教育途径和模式。
教育见习一般是指组织师范生进入与培养方向一致的职业环境,亲身体验从业者工作程序和状态的一种教学形式。教育见习作为学习教学论的一个实践环节,主要作用是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以提高师范生对教学论理论的理解能力,促使师范生及早进入色色状态,丰富其工作经验,增强上岗适应性,尽快实现就业。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1.旧有的见习形式的局限性。2.构建高效的教育见习模式。3.新的教育见习模式实施效果。
本文从广义上指出了双语教学定义、内涵和进行双语教学的目的.又从普遍意义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课程的结合方面,探索和研究了适合开设双语教学课的课程特点;适合进行双语教学的授课对象;双语教学教材内容选择和编制的原则;双语师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构建资源丰富的优化以语教学环境的基本要素.
教师素质对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阐述了新课改给教师带来的挑战及教师可以从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培养研究能力、进行教学反思和做到博学多识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介绍了国外几所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情况,分析了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特点,提出了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本文探讨机械设计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启发学生具有改进或创新的机械产品的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机械设计的人才——工程师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机械设计课则是高校工程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未来工程师的主干技术基础课.本文就高校机械设计课与人才的培养问题提出几点做法.
着重论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行规范化教学,并用事实说明规范化教学对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以及取得的教学成果,阐述对未来教学改革充实改进的建议.
背景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培养创新能力时特别要注意树立创新意识和让学生发明、创造、想象和设想: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参考、判断和决定能力,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介绍我校近几年来围绕机械原理及设计课程教学在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实验教学与实验教学手段、课程设计、考试方式、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所取得的一些成效,并就课程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