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的耐盐性是涉及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往往涉及多个基因的协同作用。通过基因聚合法将位于同一代谢途径或者不同代谢途径上的耐盐相关基因导入同一植物体内,有望进一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以转TsVP-AtNHX1基因棉花的3个株系AT5、AT11、AT27,转TsVP基因棉花T18-3株系和野生型对照鲁棉研21号为材料,利用沙培、水培和盐碱地种植等方法研究了转基因棉花不同株系耐盐能力的差异。盐胁迫下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在150 mmol-L-1。NaCl条件下,转TsVP-AtNHX1基因棉花比转TsVP单基因棉花及野生型对照具有更高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且转TsVP-AtNHX1基因棉花50%种子萌发所用的时间最短。250 mmol·L-1NaCl处理下生长40 d后,与野生型对照及转TsVP单基因棉花相比,转TsVP-AtNHX1基因棉花具有更高的干物质积累。叶片耐盐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400 mmol·L-1及600 mmol·L-1NaCl处理下,转TsVP-AtNHX1基因棉花的叶片比转TsVP单基因棉花及野生型对照具有更高的叶绿素含量。250 mmol·L-1NaCl处理沙培棉花幼苗的实验结果表明,转TsVP-AtNHX1基因棉花叶片比转TsVP单基因棉花及野生型对照棉花具有更高的K+/Na+值、离子含量(Na+,Cl-,Ca2+)、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作用速率、渗透保护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且转TsVP-AtNHX1基因棉花叶片的渗透势及膜损伤程度显著低于转TsVP单基因棉花及野生型对照。东营盐碱地大田试验结果也表明转TsVP-AtNHX1基因棉花比转TsVP单基因棉花及野生型棉花具有更高的子棉产量,表现出更高的耐盐性。因此,将TsVP基因和AtNHX1基因共同导入棉花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棉花的耐盐性。这表明了通过基因聚合手段进一步提高植物抗逆性是可行的,本工作也为培育耐盐棉花新品种提供了优良的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