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前上动脉显微解剖特点及其在垂体瘤致视功能障碍中的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会河北省神经外科分会2007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21211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垂体前上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探讨垂体瘤引起视功能障碍的机制。 方法:采用显微解剖技术对10例福尔马林固定、红色乳胶动脉灌注后的成人脑标本的垂体前上动脉进行观察和测量。 结果:垂体前上动脉起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C2段)内侧壁,起始部直径平均0.34±0.07mm,向后内上方走行,在7.49±1.2mm处发出返支,供应视交叉前角与邻近视交叉部位视神经的内侧面和下面,终支在视交叉中部和垂体柄基部前方与对侧的垂体前上动脉吻合,然后发出数条亚支,分布于视交叉下面中部软膜和垂体柄。垂体前上动脉与同侧垂体后上动脉在垂体柄上吻合,并与来自大脑前动脉或前交通动脉的穿动脉在视交叉软膜上吻合,但在行程中其主干不与其他穿动脉吻合。 结论:垂体前上动脉受到压迫导致视路缺血,可能是垂体瘤患者常出现视力下降、双颢侧视野缺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全麻药物异丙酚和不同吸入浓度的七氟醚对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的影响。 方法:选取50名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七氟醚(S)组30人和异丙酚(P)组20人。S组分别于诱导后吸
会议
目的:研究美洛宁对大鼠重型颅脑创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Marmarou的方法建立大鼠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模型,将成年Wistar大鼠288只随机分为
会议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麻醉与吸入麻醉方式对建立大鼠MCAO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 方法:分别应用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法和气管插管2[%]七氟醚混合30[%]氧气吸入麻醉法对大
会议
目的:为神经内镜下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三脑室病变提供相关解剖学资料。 方法:手术显微镜及神经内镜下对25例国人尸头模拟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并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
会议
人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并危害较大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60[%],所以对其的研究讨论也成了近些年来焦点。在这其中关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
会议
我校初三年级于1999年4月10日至5月8日发生了风疹爆发,经采取有效措施后,末蔓延到其他年级,疫情得到控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我校初三年级共有8个班,总人数446
目的:观察33例脑膜瘤患者肿瘤组织中AR、MMP-2的表达,研究与探讨AR、MMP-2的表达与脑膜瘤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以及AR、MMP-2表达与脑膜瘤的复发、恶性转化等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会议
整合素αvβ3是整合素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属于细胞粘附受体,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之间的相互粘附,并介导细胞与ECM之间的双向信号
失重使航天员立位试验的适应能力降低,为提高人体的立位耐力,设计了反复的体位变换训练法,观察其对立位耐力的影响。受试者年龄为19~20岁的健康男性自愿者,分成A组(5人)和B组(4人)。A组每天进行
火腿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品之一,但经我们连续4年(1995~1998)的质量检测分析,其卫生质量不合卫生标准,现将其质量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统计检验科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