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肝癌介入治疗的回顾与反思(文献综述)

来源 :2007拉萨介入放射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zhin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入治疗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肝癌的选择,但是,这个方法的远期疗效如何?今后如何发展?这是广大介入放射工作者必需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我们十多年来所做的能追踪随访到的100余例肝癌所做的300余次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栓塞化疗(LP-TAE)和肝动脉灌注(TAI)的疗效分析人手,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力求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认真的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磁共振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SPECT)检测心肌缺血、坏死的价值。方法:冠心病拟行血运重建术患者28人,于术前一周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MRI和SPECT的对照检查,以CAG结果狭窄程度≥70%为标准,判断MRI和SPECT检出心肌缺血、坏死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CAG发现阳性血管共39支,阴性血管共45支;MRI心肌灌注扫描在CAG阳性血管对应供血区缺血改变36处,在C
目的:观察氩氦刀治疗肝癌的疗效,探索本疗法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对手术前后的病灶情况、患者症状、生活质量、生存率与生存期等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术中影像监测冷冻总有效率91.89%;36例可评价实体瘤疗效,CR 6例,PR 14例,SD 6例,PD 10例,总有效率54.05%12、24、30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7.13%、49.89%、29.
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冷消融使大肝癌患者长期存活的可行性。方法:搜集TACE联合冷消融治疗(316例)生存3年以上的大肝癌患者132例,肝内肿瘤直径全部大于 5cm.患者首先接受TACE治疗,2-3周后,采用氩氦冷冻系统作冷消融处理.密切随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本组病员收到临床症状好转、AFP下降、肿块缩小等效果。随访3年至5年,患者生存37-63个月,平
目的:探讨应用气管Y型覆膜支架治疗气道复合狭窄和食管/胸腔胃-隆突下方瘘的可行性及疗效。材料与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狭窄和食管/胸腔胃-隆突瘘的特殊解剖与病变特点设计气道一体化Y型覆膜内支架.X线监视下,10例气道复合狭窄、6例食管-隆突瘘和4例胸腔胃-隆突下左主支气管瘘共置入20枚气管Y型覆膜支架.结果:内支架一次性置入成功,10例气道复合狭窄者置入内支架后呼吸困难即刻缓解,6例食管-隆突瘘和4例胸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诊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或选择性髂内动脉脏支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13例,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粒.结果:手术插管成功率100%,所有病例术后即刻止血,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微创、高效、并发症少,且可保留子宫,在有条件的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介入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部分脾栓塞术治疗依据。脾动脉造影的目的在于观察脾动脉分支、结构及脾脏大小,为栓塞剂及栓塞程度的选择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经导丝引入导管送达脾动脉.结果:现多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术为替代疗法,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3例子宫肌瘤,采用Seldinger技术造影及栓塞,栓塞材料为聚乙烯醇(PVA)和明胶海绵.12例栓塞后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对造影所见、治疗后反应及肌瘤大小改变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造影表现为子宫动脉增粗、推压移位和肿瘤染色;治疗后月经量减少,瘤体缩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对改善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方法
目的:总结1151例经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病例,探讨子宫肌瘤的血液供应特点。评价栓塞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多个医疗机构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1151例子宫肌瘤介入栓塞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单侧或双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双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造影,了解子宫肌瘤的血管构筑学及其血供状况,然后超选择插入子宫肌瘤供血动脉内并行超液态碘化油加平阳霉素混合液栓塞
目的:评估单纯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资料及方法:在38个月时间内,60例有明显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年龄32-51岁,平均年龄41.8岁)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直径约500-1000μm明胶海绵作为栓塞物质.根据随访结果评估症状改善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对最大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缩小程度进行评估.随访周期为1-36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手术后4个月42例患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  资料和方法 1992年2月至2006年1月,用电解铂金圈(Electro-detachable platinum coils,EDPC)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108例(112个),其中106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例,术前Hunt & Hess氏分级,2例为0级,55例为Ⅰ级,36例为Ⅱ~Ⅲ级,15例为Ⅳ~Ⅴ级.其中11例(11个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