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ulomb平台建立川滇交界东部地区接收断层模型

来源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Coulomb软件计算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触发作用,以及利用PSGRN/PSCMP计算动态库仑应力的触发作用,对地震预报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近年来的应用尤为广泛,在判定余震分布、震群触发、大地震关联及发震构造判定上都有很多应用.在库伦应力的计算中,接收断层模型的质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十分巨大,地震预报分析人员一直致力于建立准确而全面的接收断层模型.
其他文献
随着电磁勘探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磁法多维正反演已基本成熟,正逐步推向实用化.然而,随着勘探精细化和三维探测的需求,大规模和海量数据的电磁正反演计算成为当前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正演是反演的基础,如何实现大规模网格的快速高精度电磁法正演模拟是关键.在算法方面寻求减少运算时间、提高运算效率及节省内存空间的突破便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
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地质问题越来越难复杂,油水目标识别难度越来越大.实验室和岩芯统计结果表明油气圈闭具有高电阻率、高极化率特征,基于时间域瞬变电磁测深、频率域测深和大功率发射技术的时频电磁技术在圈闭的电性和激发极化特性的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时频电磁在阿曼石油公司Marmul油田的应用实例,介绍的时频电磁法的方法原理、采集、预处理和处理技术。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定性的双频相位、视充电率高异常
折线逼近法是实现频率域信号到时间域变换的一种重要理论计算方法.经过对瞬变电磁阶跃信号的详细推导,给出了频率域求时间域磁场感应强度和变化率的正余弦变换公式.由正余弦公式出发,导出了折线逼近法程序实现的计算公式.然后使用折线逼近法实现了圆回线源瞬变电磁正演计算,得到了时间域磁场强度及磁场强度的变化率的解.最后对比分析了50,100,500点折线逼近法的计算稳定性和计算效果.
传统的反演方法需要显式地计算雅可比矩阵,这类反演方法需要大量地进行正演计算,需要有大规模运算功能的计算机做支持,限制了三维反演的应用范围.本文采用有限内存的BFGS最优化算法进行海洋可控源电磁三维反演,此算法每次迭代只需要进行一次正演和一次伴随正演,并且在反演过程中对初始Hessian矩阵进行预处理,加快了反演的拟合速率,最后结合理论反演算例验证了该反演算法的可靠性.
上世纪50年代初A.N.Tikhonov和L.Cagnird分别提出来一种以天然交变电磁场为场源的电磁勘探法——大地电磁测深方法(MT),具有很宽的频率范围,勘探深度可达几十公里甚至于上百公里,能为地壳和上地幔构造研究提供有用信息.目前,三维反演技术尚未完全实用化,二维反演解释仍然是大地电磁资料解释的主流.本研究从地球物理正则化反演理论出发,详细给出奥可姆法(OCCAM、简化基奥可姆法(REBOC
薄层识别一直以来是电磁探测的难点,由于薄层响应等值性的存在,即使是较好的反演结果也难以得到真实厚度和电阻率的薄层.为了有效地识别CSAMT方法中的薄层响应,本文首次详尽地推导了CSAMT的测深曲线的S等值性及H等值性理论公式,探讨了CSAMT的等值性规律.同时利用该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辅助算法,在马奎特反演的基础之上,借助约束条件,可以灵活的使用CSAMT的"S"等值和"H"等值性,将反演的地层厚度
地下介质中广泛存在着黏滞性,使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发生振幅衰减与相位变化.通过基于广义标准线性固体(SLS)的黏声波动方程,推导了黏声最小二乘偏移算子、反偏移算子与梯度公式,针对地震波在黏介质中反向传播存在的高频不稳定现象,引入了一种黏声伴随算子与频率域低通滤波,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采用极性编码技术大幅度降低黏声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算法的计算量与内存,使黏声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算法的实用化成为可能。最
波动方程的正反演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有限差分算法是其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实现方法,完成有限差分波动方程正反演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各种并行技术加速.MPI/OpenMP是基于CPU平台的并行方案,理论上的最大加速比为CPU核心数目*计算节点数目,以CUDA为代表的基于GPU平台的并行方案近年较为流行,借助GPU的独特架构能够得到极高的计算效率提升.本文进一步挖潜CPU并行加
广东河源新丰江地区位于华南典型断层上,库区及其周围的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主要有三组:北北东向的河源断裂,人字石断裂和大坪-岩前断裂,北北西向的石角-新港-白田断裂和北东东向的深部断裂.其中北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大.自1962年水库蓄水以来,库区地震活动性增强.对库区地震活动性的理解需要其精细的地下浅层结构.考虑到新丰江地区地震分布不均匀以及分辨率较高的要求,选择密集台网环境噪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该地区浅层
江苏南京北部(苏北)及安徽东部(皖东)广泛分布新生代玄武岩,覆盖面积超过1000km2,一般简称苏皖玄武岩,其成因仍存在诸多争议.Zou et al.(2000)认为苏皖玄武岩来自亏损软流圈地幔和EM-Ⅱ型地幔的混合源区;近年来,Zhang et al.(2009)和Wang et al.(2011)强调太平洋俯冲洋壳对苏皖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贡献;Chen et al.(2009)和Zeng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