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列传所见礼初探

来源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2015年研究生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代正史礼乐志中,对各项典礼、曲礼都有详细规定,那么其成文礼节是否真正得到施行.在《新唐书》的列传部分中,记载了大量礼的成分.通常,严格按照程序实施的典礼,不会记载在个人事迹中,而列传部分的礼,正是因为有其特殊性,才被载录在《新唐书》传记里,与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结合在一起,而通过其与《唐书·礼乐志》中所载常礼的差异性,能够看到官方既定的礼制,在具体施行过程中的情况,也可以从中了解变礼与礼义的演变.本文试着通过对《新唐书》中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谈谈列传中所见的礼.
其他文献
在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图书馆需要在服务项目上进行不断拓展,这就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在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中,科研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馆员在科研项目申报与成果评价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馆员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信息时代,新技术推动下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服务创新需要.面对新的技术、新的形势,以及读者于新的信息环境下的需求,图书馆服务需要进行根本变革,才能跟上时代发展.
在新媒体和新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营销成为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广西省内27所高校图书馆的微博和微信的营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各营销方式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及对策.
本文以近20年来CSSCI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来源期刊目录为研究对象,经过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进入21世纪后,每期公布的新目录来源期刊总体稳定,种数保持在20种左右,调整变化幅度不大;来源期刊的主办单位在性质和主体上呈现整体同质化与单一性;来源期刊的出版地以北京居多;大部分创刊于20世纪70-80年代;来源期刊多为月刊和双月刊;平均复合影响因子为1.18253.从而增进对CSSCI图书馆、情报
文章阐述了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双创”,能够帮助“双创”者解决创新创业中实际问题,为“双创”的发展提供帮助和促进作用,凸显出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功能.
《肘后备急方》据称是东晋葛洪撰写的一部医学类方书,又名《肘后救急方》,以救治急症、方便百姓为编撰宗旨,故语言平实朴素,有较多口语色彩.现通行本《肘后备急方》除了经陶弘景增补过的正文外,还包括金皇统年间杨用道据《证类本草》摘録而成的附方.今人的校注主要有王均宁的《肘后备急方》、梅全喜等《〈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今译》以及相关论文,为本书的理解提供了参考.但尚有个别字词如“手把”、“奏”、“发歇”
本文结合宗教学的内容,对道经中的“伏连”、“执对”、“注讼”等三个词语,进行了考释.道经语言的研究一直为学界忽略,相关的成果比较少,有大批的疑难词和新词有待发掘、考释,本文选取了其中三个词语,结合道教教义、思想,试着对其作出解释,希望能够推进道经语言乃至中古近代汉语的研究。
关于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学界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为西周实行土地公有制.当时虽有公田、私田之分,但私田仅为周王的封赏,被赏之人只有使用权,其获得的土地不得私自转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此种土地制度逐渐发生变化,土地的使用权渐渐转化为所有权.五祀卫鼎是我国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器中铭文记録了裘卫和邦君厉的一场土地交易,可知当时已出现土地转让的现象,可从中窥探西周土地制度的变化.
在《仪礼》的冠礼与昏礼中,醮礼总是与醴礼相对出现.本文主要介绍醮礼的内容和冠昏礼中醮礼与醴礼的差异,并试分析醮礼存在的原因.同时对醮礼的沿革作简单梳理,以求能够历史地把握醮礼演变的脉络.
本文主要通过《礼记·昏义》和《仪礼·士昏礼》,对古代婚礼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梳理,进而明确了其目的和作用,并由此大略窥见其背后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等深层意义,同时对婚礼这一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也有一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