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进食行为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换届及第十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换届及第五届全国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4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三~五年级小学生进食行为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城区12所小学三~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体质测量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营养状况、进食行为(包括进食速度和在家吃饭时用的碗大小)、膳食摄入频率、身体活动情况.剔除消瘦个体后,共入选1788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进食行为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 结果:研究对象中,男生的超重肥胖率为47.8%,女生的超重肥胖率为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54,P<0.001);男生在家吃饭时的用碗大小(x2=6.75,P=0.009)和进食速度(x2=57.33,P<0.001)与女生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中同时纳入年龄、性别、食物摄入情况、身体活动情况、碗的大小和进食速度等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在家吃饭时用碗比成人小、吃饭速度比同班同性别的同学快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55(95%CI:1.14~2.11,P=0.005),2.50(95%CI:1.51~4.16,P<0.001). 结论:小学生在家吃饭时用碗比成人小、进食速度快与超重肥胖有关,为儿童超重肥胖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前,工作体制发生深刻变革.比如,已经成立不少第三方检测公司.总之,在新形势下,要做好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食品卫生,CDC专业人员需要不等不靠,必须积极主动.当然,也需要摆正位置、摆着心态,增强服务意识.CDC学校卫生专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还需要充分的技术能力.可以说,没有技术能力,很难开展工作.技术能力要点有二:一是学科交叉能力,为开展研究奠定基础.二是提高综合能力,包括研究
卫生防疫站是借鉴前苏联的工作体系.由于抗美援朝的需要,大连市卫生防疫站始建于1952年.1952年至1998年,在前辈孙廷亮、姜芝莉等的辛勤工作下,开展了一系列学校卫生工作.笔者根据亲身经历,回顾了大连市卫生防疫站1986-2001年学校卫生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至卫生防疫站体制改革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预防性监督的基础是1986年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承担制定的国家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颁布实
目的:研究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ulin-induced gene2,INSIG2)基因多态性rs10185316与儿童青少年血压相关表型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既往课题收集的两批样本,共计2030名7-18岁中小学生,测量其血压、身高、体重等指标.基于基质支持的激光释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TOF MS)方法对rs10185316位点的基因分型进行检测.基于加性遗传模型采用li
近些年肥胖症日益增多,有关高脂饮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已证实膳食脂肪在肥胖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传统高脂饮食的脂肪主要来源于饱和脂肪酸,最近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s)受食品加工行业青睐,导致国人摄入的机会越来越多,TFAs对健康产生何种影响引人关注,以猪油为代表的饱和脂肪酸摄入是传统肥胖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近几年工业来源的TFAs已深入国人的生活
目的:了解北京、宁夏、湖南三个地区儿童青少年粗粮的摄入情况,研究粗粮摄入行为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某县城城区县,宁夏省,湖南省共20所学校,4164名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BMI)值分类标准》进行超重肥胖筛查,将判断为超重、肥胖的儿童归为超重组和肥胖组,其余归为体型正常组.调查结果进行x2检验,t
目的:探索利用社会生态模型,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层面对学生肥胖进行干预是否有效.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某郊区城市、乡村的小学、中学各4所共16所学校7~18岁学生共3164人,其中各选取2所学校共1656人进入干预组,利用社会生态理论为模型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层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肥胖干预.干预方式包括健康教育、改善环境等,干预内容包括健康饮食与运动等.干预前后分别测量其体脂含
Background Large-scale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multiple genetic variant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body mass index (BMI) or the risk of obesity in Caucasian or Asian po
目的:通过对两城区(北)学校卫生工作人员组成的调查,充分了解学校卫生工作的现状及学校医务人员的配置,充分调动学校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发、管理现有人员,招募培养后备人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描述各类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职称、学历、专兼职现状.结果:全区共有中小学、职高、民办学校、特殊教育学校74所;卫生保健工作人员146人.职高、民办校、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医均为卫生专业人员;中学非专业人员2名
目的:评价以学校为基础的肥胖综合技术干预效果,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本项目在全国7个省级示范区94所项目学校整群选取68844名中小学生,分为强化干预校、重点干预校和对照校,强化干预校开展改善学校环境政策、健康教育和体育活动指导等活动,重点干预校在此基础上增加肥胖相关行为日记监测,以周为单位进行网络上报,而对照校不改变其日常安排.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肥胖相关表型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进
目的:了解教职工的患病情况,为学校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对我校2014年参加体检的教职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参加本次体检的教职工189人,女职工149人,男职工40人,体检结果不正常的182人,占96.3%,体检中检出的主要异常为血脂异常、超重及肥胖、脂肪肝、骨质减少或疏松、甲状腺异常、心电图异常、高血糖、高血压等.男职工血脂异常、超重及肥胖和骨质减少或疏松率高于女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