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专业理论课程案例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环境行为学”为例

来源 :2018中国高等学校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methean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当前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针对环境行为学课程特点及双语教学的难点,提出了案例式双语教学模式,并通过授课语言模式、实施程序、案例选取、案例调研等方面说明专业理论课案例式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是对我院建筑学二年级“幼儿园建筑设计”课程作业的教学总结.场地要素既是教学内容上关联性要素,也是预设给设计的引导和制约条件.柿子树关联下的空间、行为分析和形式设计是教学主线.从教学目的入手,在细节土改革教学内容,不断讨论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关系,推动设计教学明确化、科学化.文章结合教案内容和教学案例,讨论了课程中的问题和收获.
建筑设计教学面对的是复杂知识体系统筹和转换为综合设计操作的“教”与“学”的模式.重视并缩小“教”与“学”之间的差异,围绕教学目标思考学生的课程预期和学习效果,从剖析学生的认知方式出发,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开展教学实施,以“学”为中心进行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本文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现存问题分析出发,以学生的毕业要求为导向,结合新版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梳理多维目标的关系并加以重构,在教学环节中有效植入“多维目标”,通过教学改革实践,以提高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以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实验班三年级上设计课“书院:学生宿舍综合体”为样本,探讨如何将设计方法转换成分阶段的教学组织.课程教学过程分为“舍”、“堂”和“书院”三个在空间和功能上循序渐进的阶段,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空间操作为主,体验、观察与认知为辅的设计和研究方法.
实体建造课程作为建筑学学科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实体的造型、材料选择、构造节点、结构力学之间建立初步的认知,在教学环节中如何启发学生在建造过程中结合人的行为模式与尺度来创造简单而又具有特色的空间是一种重视空间功能性的正向引导.
建筑外埠参观认知实习是学生观察和分析建筑的一种有效方法与途径.不仅是学生获得建筑灵感的重要方式,也是理论知识与情感认知、实际生活与艺术欣赏紧密结合,培养合格的建筑专业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从课程概况、课程组织与安排、课程教学过程、成果表达四个方面对建筑外埠参观课程进行探讨,以期加强实习认知对建筑设计能力的提高,同时对相关课程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竞赛)作为一项围绕可持续能源和绿色建筑的综合性竞赛,将建筑设计、施工、运营测试贯穿起来,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体现着学科交叉与技术的协调与整合.厦门大学团队在准备2018年SDC竞赛的两年半过程中,将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往届案例分析、零能耗技术实践探讨、团队运营管理、赞助企业对接交流、实地建造与测试等参赛准备过程,发挥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渗透相关知识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可持续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该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设备”课程为例,从建筑学专业学生能力要求入手,分析教学现状与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研究.通过对教学大纲的调整,明确教学目标、引入新内容、强调课程间延续性、构筑“点—面—串—链的体系”、开展问题式、案例式以及探究式教学等手段进行基于职业建筑师能力
“空间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客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适应当前低年级建筑教学中注重设计过程,提高学生空间理解力、空间创新能力的教学要求.在课程设置中以单元模块训练为主,本文通过建立空间意识、培养空间兴趣、感受空间魅力及空间思维转换四个模块单元内容展开阐释.
建筑学院研究生专业核心理论课程“建筑类型学”是天津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项目中一次有益的尝试.该课程通过引入“研讨”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堂教学模式有较大差异,本文结合国家教育部土建类学科专业“十三五”规划示范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种针对建筑学科理论课的研讨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