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中伊马替尼抗药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ABL点突变分析

来源 :2009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ancy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甲磺酸伊马替尼为主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当今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最佳药物。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无效、失效或疗效欠佳.目前公认BCR-ABL区点突变是CML继发性抗伊马替尼的主因。不同突变型的抗药程度及对不同TKls敏感性亦不同。针对不同突变类型可以采取不同干预措施。不过到目前为止,国内对ABL点突变的检测尚未受到重视。国际上有关CML患者ABL点突变检测的报道主要以白种人群为研究对象,不同种族的CML患者ABL点突变是否特点相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文拟对中国人群发生伊马替尼血液及细胞遗传学抗药的CML患者大宗病例的ABL点突变情况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早期营养指个体发育过程早期的营养,包括胎儿宫内营养、新生儿期营养及婴儿早期营养,甚至包括儿童早期营养。生后早期的营养既是胎儿宫内营养到新生儿营养的过度,也是新生儿、
@@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又称智能障碍、智力缺陷,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类疾患。智力低下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中毒、损伤、脑疾病、遗传代谢病、社会心理
@@国内对母婴巨细胞病毒感染已经研究了20多年,但是缺乏大样本队列研究,缺乏产科、儿科联合研究,长期处于学科分割状态,不能对母婴CMV感染做出系统评价,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为
目的: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所造成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为此,本文在多年相关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7例重度获得性脑损伤患儿进行人NSCs移植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
@@发热伴皮疹是儿科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而鉴别皮疹是由感染性疾病引起,还是药物过敏所致是困扰儿科医生的难题之一。因此本讲拟对常见儿科住院病人的皮疹如何鉴别诊断进行分析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移植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肺部并发症,是影响移植疗
会议
@@据《健康报》统计,《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实施后,我国各级医院发生医疗纠纷案例共上升了17-40%,其中三级医院上升了17.9%,二级医院上升了34.7%,一级医院上升12.9%,其它医疗机构上升
@@本文介绍了一例先后发生类ALL和AML均自发缓解病例的临床表现,阐述了检查过程和结果,浅谈了治疗方法和取得的临床疗效。
@@目的:应用定量PCR法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血细胞EBV病毒含量,评价其临床意义。 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进行HSCT的51例血液疾病患者,男性29例,女性22例。中
会议
@@目的:观察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具有ABL激酶区点突变的伊马替尼耐药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 方法:15例伊马替尼耐药CML患者(慢性期5例、加速期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