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应用型林科类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来源 :第六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q789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目在国家级一类林学特色专业和省级园林特色专业基础上,依托"江西特色林木资源培育与利用"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在"亚热带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成果的支撑下,利用"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两个重点实验室等校内外教学科研实训基地,结合南方生态林业和城市林业发展的地域特色,以林学专业为主组成的林科类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手段,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实践性教学为特色,通过联合林业和园林行业及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江西省开放体验式培养林业基层应用型人才创新实验区、林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以及省级卓越林学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使林科类立足江西、面向城乡、面向基层、面向山区,服务江西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建立校、企、行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联合培养机制,探索新型的一专多能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培养一批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林科类复合应用型人才.
其他文献
先进制造是工业4.0时代的核心关键技术,文章概述了先进制造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扶持政策和产业化态势,给出了中国先进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包括面向服务型制造,促进产业化,按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过程进行引导,面向先进制造新的战略性需求,先进制造平台和环境建设。
随着中国科技投入的加大投入,中国科技实力得到快速提升.高校作为中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科研间接费用作为用于对高校承担科研活动的成本补偿.高校如何有效使用和管理科研间接费用,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设置科研间接费用的意义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目前中国就科研间接费用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政策及具体操作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总结,通过总结就高校在科研间接费用管理方面的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完善间接费用相关配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是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尤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教育部、各高校也充分认识到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在科研信息化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就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提出相关措施建议,包括高校做好整体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确保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专职专业管理队伍等
课堂讲授是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教学活动或教学行为.课堂讲授的有效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课堂讲授而达成的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课堂讲授有效性应包含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等四层内涵;课堂讲授有效性的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课堂讲授是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对课堂讲授有效性的合理运用.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讲授基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它是以阅读的方式领会与把握文章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一种思维过程.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基本目标,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的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研究,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涵泳、感悟、体验,重视学生主体在阅读中的意义建构,越来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以学生的阅读认知作为基本出发点进行语文教学研究,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改善目前语文课堂教
浙江海洋学院是2013年开始启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教育改革工作,具体细化为"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和"卓越文科人才"等三种类型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于2014年4月筛选确立8个专业来落实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列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并在当年列入报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实用技能型).结合“两区”(浙江海
潍坊科技学院园艺专业被确定为实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以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参与的师生积极性高,全身心投入到改革试点中来.一年来坚持科学发展,坚持面向服务"三农"的改革方向,坚持创新发展、强化技能提高的原则,推进实施了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结合农业生产中对实用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正逐渐建立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宁夏大学按照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4]7号),组织申报的草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4个专业开展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教育培养专业改革试点,2014年10月项目获批,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详细阐述了其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协同育人体
紧密结合中国生态文明、现代林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的优质条件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实行多样化、个性化、开放式的培养模式,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林学类拔尖创新型人才.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按照各专业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必修课由学校单独设置并制定教学大纲,对于高数、物理、化学等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茶学和烟草专业是云南农业大学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传统优势农科本科专业.其中,农学、植物保护、园艺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与植物保护专业为云南省品牌专业.于2014年9月获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4]7号”,自立项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