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县域建设用地利用的碳源分析及减碳策略

来源 :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碳发展已被各地认识到,目前研究的主要集中在城市上,但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县域也是低碳研究的重点,另外而盘山县位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中心轴与渤海翼交汇点,因而以盘山县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而县域的碳源主要由建设用地利用而产生,因此研究盘山县域建设用地的碳源具有针对性。首先将县域建设用地的碳源分成居民点和镇区两部分来分析,其中镇区的碳源还可细分成居住、商办、工业和交通四部分,并构建各自的测算公式,利用统计年鉴将盘山县域的碳源定量化,并分析盘山县域建设用地碳源的特征与存在问题。最后从加强县域建设用地统筹、打造低碳源的各功能用地、降低交通用地碳源三个层面来提出相应的减碳措施。
其他文献
会议
通过在我国西部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典型大气环境下的大气暴露实验及室内模拟实验,利用失重分析、腐蚀产物分析、表面及截面形貌观察及电化学技术等手段,研究了AA2024-T3在青海盐湖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影响因素。现场暴露结果表明,两年内的腐蚀失重与时间呈线性关系,且速率较高;腐蚀产物中出现了与主要沉积盐MgCl2密切相关的含氯的铝镁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另外,不论受力样品还是平板样,除
为在纳米尺度上研究铜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实现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深入研究腐蚀产物的微观结构,本文采用聚焦离子束(FIB)和离子束刻蚀等技术,成功制备了尖端尺度约为20-50nm的针状铜电极试样.该纳米针状试样具有很好的电子穿透性,可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准原位观察纳米铜电极试样在电化学极化处理前后的表面微观结构变化,阐明腐蚀产物氧化膜层微观形貌、界面和物相结构等.研究结果显示,铜在碱性
城市用地分类是城市规划的基础,科学、合理的用地分类标准是体现城市规划意图,实现规划管控目标的重要前提。自2012年1月1日起,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取代了原来的同名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对促进我国城市规划技术与制度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对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新版国家标准仍存在可商榷之处。本文仅就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用地分类结合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西方低碳城市规划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得出启示,对我国低碳规划编制进行思考。首先以比较方法对中西方的低碳城市规划研究方法应用、内容侧重及研究历程进行分析总结,发现西方的低碳规划注重研究方法的探索,强调量化分析,关注行动规划,注重社会综合规划;我国的高速城市化发展现状使得低碳物质空间规划研究成为重点,较为关注低碳空间的规划策略引导。接着归纳现有低碳城市规划编制实践,发现我国的低
1903年袁世凯批准了工程总局制定的《开发河北新区市场章程十三条》,开始了河北新区规划开发,这是天津近代以来国人首次进行的自主规划尝试,但国内对其的研究却涉及较少。为揭示河北新区规划在天津城市规划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对河北新区规划的背景、内容及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比较法对河北新区规划与天津租界区规划及同时期国人自主规划极具代表性的武汉、南通两市城市规划进行了对比研
2000年以来,江苏省城镇化水平以年均1.9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中国城市化水平提升最快的省份之一.本文在对近十年来江苏城镇化发展历程与特征回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江苏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阶段江苏城镇化发展对策与制度创新建议.
近年来,在国家确定的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特色城镇化道路指导下,全国各地小城镇建设的序幕全线拉开,小城镇的数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于此同时,其建设质量却令人担忧。对地域环境的漠视和人为的主观改造导致“城镇不分大小,地域不分南北,城镇面貌都似曾相识”的个性丧失。本文从小城镇的山水格局入手,探讨了小城镇建设中的地域特色问题,希望通过对山水格局的研究和塑造,挖掘城镇特色并使
物流节点的合理布局对于整个经济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缓解经济圈内交通拥挤、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立足大范畴的社会物流,针对经济圈物流节点布局,构建互动型布局优化模型,并给出相应的求解算法,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陕北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其资源性型中小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受黄土沟壑地貌与国家用地政策的双重限制难于拓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成为陕北中小城市必须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论文以陕北黄土沟壑地貌制约下中小城市的典型代表延安市为例,分析延安城市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探讨促进城市紧凑发展结构优化的措施,概括出凸显城市“山水格局”的城市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