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养分变化特征与土壤保护研究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men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开封1936~1998年的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系统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钾呈降低趋势;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土壤磷素则是先缓慢上升,后有所下降,后期明显上升;土壤全氮在整个时段呈微弱上升趋势.揭示了土壤养分变化和土壤质量演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研究区土壤保护与持续利用的技术途径.
其他文献
应用遥感技术对水土流失进行评价,已成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与综合治理监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以GIS为平台,借助于SPOT5遥感影像与GPS快速生成及更新技术所形成的空间数据库,结合地图、降雨、土壤资料,建立公别拉河流域植被措施因子、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侵蚀因子、地形因子数据库,实现区域水土流失研究所要求的数量分析与位置分析结合,空间信息属性库与图形库结合的区域评价数据库建设的需求.以10m×10m为
本文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邙山生态园区邙山小流域水土保持为例,基于GIS技术,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IKONOS和高精度1:1万比例尺DEM数据源,对小流域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土壤侵蚀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初步的水土保持应用系统.用户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基本的图像处理、三维分析、专题图制作、空间和统计分析等,对推进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分设5种不同的降雨强度研究半干旱区人工油松林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油松林径流系数、侵蚀模数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加,并与降雨强度呈幂函数;油松林地和坡耕地径流系数最大达到60%以上,坡耕地与油松林地的侵蚀模数之比最大达490倍。
为了计算降雨引起的坡面黑土层侵蚀厚度,建立了坡面变形(冲刷厚度)的数学模型.模型包括坡面水流连续方程、水流运动方程、侵蚀方程(水土流失方程)、坡面变形方程.实现了对降雨引起的坡面黑土层侵蚀厚度的数值计算,该成果可预测黑土层可流失的年限,为水土流失防治、减轻地质灾害、合理使用耕地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土流失治理度与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河龙区间水土流失治理度与减沙效益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关系可以明显分为两个区,其单位治理度的减沙效益基本相等.当第二区的治理度小于15%时,基本没有减沙效益."两川两河"要想取得10%以上的减沙效益,治理度至少应在30%以上.②当河龙区间水土流失治理度与减沙效益关系分为三个区后,第一区治理度提高10%,减沙效益可
以泰安市地面饮用水源地--黄前水库为对象,通过对库区水质25项指标的连续监测,分析评价水库水质时空变异规律,揭示水库主要污染物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有针对性地保护饮用水源,进一步改善水质,优化水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甘肃省天水市吕二沟试验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建立DEM数字模型的基础上,对小流域不同时期森林植被/土地利用格局以及森林植被对小流域地表径流汇流过程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利用吕二沟流域22年的44次降雨、径流、侵蚀观测资料研究了不同时期降雨量与径流及侵蚀的关系.研究表明,小流域森林植被/土地利用格局对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量的影响明显.通过建立小流域降雨一径流量和降雨-侵蚀模数关系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小流
草原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类型之一,内蒙古草原对其本身及相邻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极大,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草原土壤退化十分严重,逐渐成为土壤学科的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简要对内蒙古草原土壤研究进行了回顾性总结.
在应用心土培肥犁大面积机械改土试验条件下,本文研究了磷和钙的心土培肥效果.结果表明:(1)磷培肥增产17.4%~26.4%,比心土混层耕增产3.5%~8.7%,其中钙培肥比对照增产9.2%~16.3%,比心土混层耕平均增产3.5%.磷作为心土培肥物料,在大豆上的增产效果好于禾本科作物;(2)大豆在对照区根系少,并且集中在0~20cm土层内,25cm以下只有多年生杂草的根系;而磷培肥区根系下扎到30
经济的腾飞带来了繁荣,提高了生活水准,却由于人类的沙文主义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反作用,肆无忌惮地开发与破坏,使地球这个小小寰球,蒙受生态灾难.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全球性反生态规律的十大问题;2.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十大挑战;3.土壤是个热力学系统,熵定律、负熵原理和耗散结构是生态保护的理论基础;4.土壤生态保护的最大绿色覆盖原则;5.土壤生态保护的最小水土流失原则;6.土壤生态保护的临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