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来源 :山东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ri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肢静脉阻塞性溃疡是静脉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病因为下腔静脉和下肢深、浅静脉的各种病变如外伤、压迫、畸形、血栓、曲张、炎症、瓣膜功能不良等.中医认为该病为湿邪重浊则病在下肢,湿邪粘腻则病程缠绵,湿邪污浊则脓水淋漓,湿性阴寒凝滞则阻碍气血流通.
其他文献
特发性/孤立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是一种逐渐被认识的内分泌疾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较复杂,因此很多临床医生对其正确诊治存在诸多疑惑.为规范和提高IHH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性腺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专题讨论,制订本共识,以供临床参考,本共识共包括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等部分。
最近制定了统一的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和分级系统,这有利于增加对急慢性肾脏疾病的交流、识别和知晓度,并刺激了该领域的研究.然而,有些肾脏功能和结构异常可能达不到目前急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因此,制定一个统一的包括急性和慢性肾脏功能及结构异常的方法至关重要.2012年改善肾脏疾病全球预后工作组(the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
为了规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肾上腺学组经专家讨论,完成了本专家共识.本共识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表述推荐强度及证据质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定义、患病率、病因分类、疾病筛查与诊断以及治疗等内容。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既往亦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1/3,成人的年发病率为5~10/10万,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60岁以上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基于此,文章研究了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要点、疾病的分期、治疗原则及方案以及疗效判断。
近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基础研究、新的预后标志、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提高我国血液科医师对CLL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2011年版CLL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制订本版指南,主要包括定义、诊断、分期、预后及鉴别诊断、治疗以及疗效标准。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的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没有给予及时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因此,充分认识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和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在我国,高血压病十分常见,其患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据最新高血压指南估计,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故其防治工作十分重要.临床中同时罹患高血压病与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D)的患者颇多,其临床研究及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重视.目前高血压病合并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证候分型尚未达到统一的认识
本文汇报在刘福君主任医师指导下治疗重度糖尿病合并感染病例.感染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糖尿病并发各种感染的患者也不断增多,尤其糖尿病并发深部脓肿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刘主任认为本病由于邪毒流窜经络,使肌肉丰厚深处的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治疗过程中注重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并分析总结了黄芪治疗痈疽疮疡须重用,糖尿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DVT和PE,是(澨)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位列第三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欧美人群的发病率约为400/10万*年,PE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院内死亡的10%。
目的:观察糖尿病溃疡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探讨该信号通路在糖尿病难愈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液腹腔注射法制备糖尿病模型.分别取正常对照组与DM组制作溃疡模型.观察创面造模后第3d、第7d、第14d对照组及DM组创面愈合情况的变化,并采用HE染色法检测创面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ELISA法、RT-PCR法检测创面组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