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牦牛mtDNA COⅢ基因的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关系

来源 :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th5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牦牛是分布于青藏高原海拔3000-5500m,对高寒、缺氧、枯草期和冰封期等极端生态环境具有极强适应能力的特有畜种.动物线粒体DNA(mtDNA)具有结构简单、多拷贝、无重组、进化速度快、母系遗传、易扩增等优点,已成为分子进化研究中的好材料.本研究以西藏自治区的巴青牦牛、工布江达牦牛、江达牦牛、嘉黎牦牛、康布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桑日牦牛、桑桑牦牛、错那牦牛、丁青牦牛、类乌齐牦牛、隆子牦牛、聂荣牦牛、日多牦牛、仲巴牦牛等16个类群378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牦牛mtDNA COⅢ全序列,旨在分析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探讨西藏牦牛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分化,为西藏牦牛遗传多样性评估及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西藏牦牛mtDNA COⅢ长度均为781bp,个体间无序列长度差异。T,C,A,G等4种核普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9.2%(29.1%~29.6%)、29.4%(29.1%~29.6%)、26.1%(25.9%~26.6%),15.2%(14.9%~15.5%),其中AT含量(55.3%)高于GC含量(44.6%),表现出一定的碱基偏好性。根据西藏16个牦牛类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用NJ法和UPGMA法构建了类群间的系统进化树,结果均表明,西藏16个牦牛类群可分为两类,丁青牦牛为一类,其余15个类群为一类。
其他文献
Mutations in MYO15A (DFNB3)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nonsyndromic autosomal recessive hearing loss.The Myosin15a protein is shown to be integral for actin organization in the hair cells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 signalling pathway participates in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Dysregulation of Smad4, a central cellular transducer of TGF-β signalling, is implicated in a w
会议
目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马查多-约瑟夫病(SCA3/MJD)是最常见的SCA亚型,其致病基因ATXN编码含多聚谷氨酰胺肽链(polyQ)的ataxin-3蛋白,可选择性在小脑等部位积聚形成神经元核内包涵体(NIIs)并引起细胞死亡.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高等真核细胞中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在SCA3/MJ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前期研究中应用miRNA芯片筛选出来的
核糖核酸酶超基因家族(RNASE A)是进化生物学中研究新基因起源及新功能演变的重要模式系统之一.核糖核酸酶超基因家族中的很多成员表现出基因重复(生)-假基因化(灭)的进化模式,而且在适应性(正)选择的驱动下,发生了功能分化.本文综述了核糖核酸酶超基因家族中各成员在不同动物类群中的进化模式和功能分化的研究进展,包括近年来在基因组水平上开展的适应性进化基因组学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此外,为了更深入的认
普通小麦的起源经历了两次异源多倍化过程,通过未减数配子结合引起的染色体加倍被认为是普通小麦起源的重要途径.前人研究发现一些四倍体小麦与山羊草、黑麦等近缘种的杂种F1具有较高结实率,从而推断这些基因型小麦具有未减数配子基因,但其未减数配子产生分子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将一套硬粒小麦的重双端体(dDT)转入具有产生未减数配子特性的四倍体小麦DR147(不包括dDT2B)背景中,并利用胚拯救获得与黑麦
为了解西藏牦牛遗传多样性和资源,探讨西藏牦牛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为西藏牦牛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西藏15个品种或类群的150头牦牛的ND5基因进行基因全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西藏牦牛ND5全序列长度为1821-1823bp,该基因没有内含子,T、C、A和G4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32.9%、10.6%、27.5%、29.0%,有一定得偏倚性.在
溶菌酶是富含半胱氨酸的抗菌蛋白之一,在哺乳动物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藏绵羊LZM基因eDNA序列,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α/LZM,得到高效稳定表达的BL21菌株,抗菌实验表明重组LZM有较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由LZM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物种进化关系与动物分类关系基本一致,其中藏绵羊乳腺LZM与山羊LZM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
"miRNA sponge"是指miRNA海绵,即通过miRNA的反义互补序列吸附特定的miRNA,从而使得miRNA无法与天然靶点结合.miRNA sponge是一种有效的抑制内源性miRNA的技术手段,与利用传统基因敲除技术研究miRNA功能相比较具有很多优势:一是大大缩短小鼠构建时间,节约成本;二是许多miRNA具有多个拷贝,需要针对不同的位置设计多个条件敲除小鼠才能达到目的,而sponge
SRY是多数哺乳动物雄性性别决定基因,位于Y染色体.目的:对牦牛SRY基因的深入研究有望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人为控制牦牛的性别,为今后遗传育种在分子方面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克隆测序SRY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进行分析,利用DNAStar和CodonW分析软件分别研究麦洼牦牛、普通牛、绵羊、山羊、猪、小鼠、鸡和人该基因编码区的同源性及密码子偏好性.结果:麦洼牦牛SRY基因序列长721bp,含一个6
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类较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群体发病率约为1/2500.根据临床和电生理特征,CMT主要分为两型:其中CMT1型以脱髓鞘为特征,CMT2型以轴突变性为特征.迄今,已报道有45个基因的突变与CMT的发生相关.课题组于2009年7月在山东省采集到一个CMT大家系,由52人组成,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了进一步揭示DHTKDI的生物学功能及导致CMT2Q的分子机制,课题组构建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