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新疆杨蒸腾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

来源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热扩散(TDP)技术测算了毛乌素沙地21年生新疆杨蒸腾速率,分析了新疆杨蒸腾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土壤水分、水面蒸发以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以期为毛乌素沙地新疆杨防护林结构配置及水分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在主要生长季节(4-9月),新疆杨单株蒸腾总量为5300.96 L,月晟大蒸腾量出现在6月,为1073.82 L,占4-9月总量的20.26%。(2)新疆杨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各气象要素有很好的复相关性,其中,影响新疆杨蒸腾的最丰要气象因子为太阳辐射,蒸腾与太阳辐射之间存在时滞性。(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与新疆杨日蒸腾量相关性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试验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水分含量波动不大。(4)新疆杨日蒸腾量与叶面积指数×水面蒸发的关系用乘幂函数拟合效果较好,相关系数为0.83,利用建立的乘幂方程可以推算新疆杨日耗水量。
其他文献
以短期封围下冀北沙荒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特征、植被群落特征的调查以及种子库的培养,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及其植被自然恢复潜力。结果表明,1、封育初期沙荒地,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稍有升高,土壤水分指标略有所提高,但土壤空隙度、渗透性、容重等土壤物理性质变化不大,土壤总体退化程度尚未因为5年的封山育林得到改善;2、经过5年的围封,封山育林区的植被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C4植物逐渐减少,C3植物逐步增
本文对淮河流域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采用涡度相关法测得的地气间湍流通量和近地层辐射分量及气象要素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基本结果是:4米高度平均风速约为2.0m/s,平均相对湿度约为78.5%,平均气温约为14℃。;各辐射分量日变化较明显,月平均日变化峰值的最大值大多出现在春,夏两季,只有反射短波辐射日变化峰值出现在冬季,有积雪时的反射短波辐射很大,反照率平均值达到64.6%
于2007年主要生长季(4-9月),采用热扩散(TDP)技术测算了华北平原农田24年生毛白杨防护林蒸腾速率,分析了杨树蒸腾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杨树蒸腾速率日内变化在晴天日和阴天日都表现为单峰曲线趋势,而在多云日受太阳辐射剧烈变化影响,表现为多峰曲线趋势。4、5、6、7、8、9月日平均蒸腾速率在晴天日分别为:5.44L/h、7.84L/h、8.05L/h、7.87L/h、7
利用祁连山中部的祁连圆柏建立了一个长达千年的树轮宽度年表(公元775-2006年)。相关性分析表明树轮宽度主要受生长季湿度变化的影响。通过与过去千年来的与东亚季风和西风有关的气候代用指标的对比,树轮年表表明在大约公元1300年之前该区域树轮生长受到东亚夏季风的强烈影响,在大约公元1450-1750年间,西风的影响更为显著。在1750年之后东亚季风与西风的共同作用较为明显。在最近的100年,西风的影
本文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了西南地区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多年变化,分析了1981~2000年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对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从年际变化来看,在森林分布广泛的地区,气温升高速率为0.037℃/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模拟的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没有明显变化趋势。
对西双版纳石灰山热带季节性湿润林内三种优势植物(潺槁木姜子、闭花木、清香木)的水分利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内土壤水势和土壤体积含水量在干热季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055 Mpa和12.4%;δ13C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呈正相关,雾凉季,潺槁木姜子的δ13C显著低于闭花木、清香木的δ13C值(P0.05),说明闭花木和清香木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潺槁木姜子,而闭花木和清香木两者水分利用效率没有显著
在臭柏长期室内砾耕栽培条件下,通过培养液中加入PEG以调节溶液渗透势,设置对照区、水分胁迫区2种处理(培养液渗透势分别为0.02 MPa,-0.1MPa),并分别从匍匐茎中部人工培养不定根,测定有不定根和无不定根匍匐茎小枝的蒸腾速度、气孔导度及其水势的日变化和叶片水分特性。结果表明:1.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匍匐茎先端小枝通过降低正午水势提高吸水能力;基部小枝是通过控制蒸腾,维持枝条水势而防止失水。2
对燕山西部山地常见的两种灌木群落—榛子灌丛和绣线菊灌从凋落物的积累量及其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榛子灌丛和绣线菊灌丛凋落物的积累量明显低于两种乔木林—白桦林和落叶松林,榛子灌丛又明显高于绣线菊灌丛,封育有利于提高绣线菊灌丛凋落物的积累量。凋落物最大持水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榛子灌丛(311.91%)>落叶松林(288.54%)>白桦林(232.89%)>绣线菊灌丛(包括封育与未封育)(15
本文选择黄土高原天然林——黄龙山林区的菜家川林场为研究对象,依据1986年和1997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利用不同森林类型的生物量与蓄积量的回归模型,对其森林类型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两期之间森林总碳储量减少了9.64%,说明80年代森林的碳汇功能较低;森林平均碳密度为22.4tC/hm2,底于同期全国和陕西省的森林平均碳密度50%左右;阔叶林的平均碳密度均高于
本文采用热脉冲法对梨树树干不同方位液流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梨树树干不同方位液流量在生长旺盛的晴天、阴天和小雨时,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表现为早晚低、白天高的单峰或双峰曲线;而在中到暴雨、9月底(小雨)和即将休眠的10月底(晴、阴天),不同方位液流量日变化不规则。不同方位液流量日峰值、日均值在晴、阴、小雨和中到暴雨天气下的比值分别为3:2.7:2:1、10:9:7:4;而不同方位液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