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与阿糖胞苷的联合抗白血病效应及相关机制研究

来源 :第四届全国血液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全国淋巴肿瘤诊治进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与阿糖胞苷(Ara-C)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用CCK-8 法检测体外AML 细胞系中VPA与Ara-C 的细胞毒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VPA 与Ara-C 对AML 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以及小鼠模型中骨髓和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比例的变化.Real-time PCR 法筛选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Western-blot 法检测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小鼠AML 模型中,虽然丙戊酸单药无抗白血病作用,但联合阿糖胞苷后,白血病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白血病细胞比例也较阿糖胞苷单药显著下降,证明了丙戊酸在体内能增强阿糖胞苷的抗白血病效应.而且,化疗后期联合用药较阿糖胞苷单药并不进一步加重骨髓和外周血抑制.此外,在3 个AML 细胞系中丙戊酸与阿糖胞苷均具有协同抗白血病效应.双药联合作用下,AML 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同时促凋亡基因Bax 表达上调,敲除Bax 基因后双药作用的凋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该研究证实了丙戊酸与阿糖胞苷的联合用药方案在AML 中的抗白血病活性,为AML 的替代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上Cx43 表达及GJIC 功能的作用,并评价上调GJIC 功能后对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及造血调控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
会议
在种植豆科作物时施用根瘤菌接种剂,可以通过根瘤菌的生物固氮作用向作物提供氮素营养,从而促进作物增产,减少化学氮肥使用,保护土壤的生态环境。在我国的大豆种植中,根瘤菌接种剂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落后于发达国家。本论文针对优良大豆根瘤菌株的筛选、与大豆的品种匹配、田间应用等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根瘤菌剂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实验数据的支持。本研究首先选取本实验室保存的6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和2株慢生型大豆
  目的 研究NGDN 基因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功能及作用通路。方法 RT-PCR 检测59 例初发AML 患者NGDNmRNA 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通过携带NGDN 序列的慢病毒转
本论文合成了系列含氮的化合物及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其结构。利用电化学和光谱的方法研究了这些化合物与DNA的作用机理,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运用核酸杂交技术,用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化合物作为指示剂制备了DNA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识别和测定互补的DNA片断。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制备成DNA探针,并将DNA探针应用于靶序列DNA片断的识别。能有效的识别互补的ssDNA片断,具
  目的 伊马替尼的出现使得CML 患者的长期预后及生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我们分析了89 例患者的伊马替尼血药浓度水平,从而来评价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在临
龙须菜是粤东沿海大规模养殖的主要经济海藻,资源丰富。残次龙须菜是指采收时因处理不当而导致变色甚至出胶的龙须菜,目前尚未利用而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并污染环境。研究表
本课题通过在食用菌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状态、不同量的板栗壳(板栗壳粉、板栗壳粉的煮汁、板栗壳粉煮汁后剩下的板栗渣、板栗渣白腐菌降解液),研究板栗壳对四种食用菌(茶树
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蔗糖生产的最重要因素。2007年,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实验室通过分离克隆甘蔗近缘属植物斑茅的DREB基因,并利用从拟南芥中克隆到的诱导型启动子RD29A,构建高效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转化的方法获得6个抗旱转DREB基因的甘蔗无性系。本研究以上述转DREB基因甘蔗为材料,对T2代转基因甘蔗的遗传稳定性、抗旱性、产质量性状进行评价,并对转基因甘蔗的抗旱生理基础进行分析,结
  目的 观察BCR-ABL-Like ALL 的发生率、实验室特征、治疗及转归,为进一步联合靶向治疗,降低ALL 患者复发率,提高长期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间期细胞FISH 方法,采用美国Vy
随着地球上化石能源的逐渐耗尽和现代生产生活中对洁净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开发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技术已经迫在眉睫。聚合物光伏电池由于具有质轻、柔性、易于大面积制备、加工制造成本低以及环境友好等众多突出优点而备受研究者关注。基于以噻吩为给体单元,双氟取代苯并噻二唑为受体单元的D-A型共轭聚合物PFFBT4T-2OD光伏器件效率达到了10.8%,但是其离商品化生产仍具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提高聚合物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