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次龙须菜多糖及其降解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kan8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须菜是粤东沿海大规模养殖的主要经济海藻,资源丰富。残次龙须菜是指采收时因处理不当而导致变色甚至出胶的龙须菜,目前尚未利用而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并污染环境。研究表明龙须菜多糖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分子量对多糖生物活性有重大影响。本文对残次龙须菜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分析比较多糖组成结构的变化,并对多糖进行化学降解,研究多糖抗氧化、降血糖等生理活性与分子量的关系。本论文首次开展对残次龙须菜及其多糖的应用基础研究。  (1)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残次龙须菜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80,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5h时,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得率为25.9%。  (2)对提取的残次龙须菜多糖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多糖平均分子量为12万Da,是正品龙须菜多糖分子量的两倍,3,6-内醚半乳糖的含量为59.2%,略高于正品龙须菜,硫酸基含量为8.26%,与正品龙须菜相近,残次龙须菜多糖的红外图谱与正品龙须菜多糖基本一致。  (3)采用Vc和H2O2反应体系产生羟自由基(·OH)对高分子量残次龙须菜多糖进行降解。在该反应体系中多糖的降解在2h内基本完成,降解剂浓度为3、5、7、9mmol/L得到的4个降解物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57016、46238、18836和14289Da;降解后硫酸基含量基本不变;3,6-内醚半乳糖含量则呈现随降解物分子量的降低而减少的趋势;降解物红外光谱图与原料多糖的红外光谱图基本一致,表明多糖降解后,其主体结构和关键的活性基团没有改变。  (4)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不同分子量多糖均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能力,其中分子量在5~10万Da之间抗氧化能力最强,当分子量高于10万Da或小于5万Da时,其抗氧化能力均会降低。  (5)探讨不同分子量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龙须菜多糖能够有效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其中分子量在5~10万Da之间的降解产物抑制能力最强。提示残次龙须菜多糖降解物可以用来开发降低餐后血糖水平的保健品或药物。  (6)采用四氧嘧啶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进行降血糖作用试验,灌胃给予200mg/kg.bw剂量的不同分子量多糖,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显著降低(p<0.05);血清TC、TG和LDL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HDL含量明显升高(p<0.05);肝脏和肾脏组织中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明显增强(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HE染色小鼠组织(胰脏,肝脏和肾脏),结果显示多糖降解物可修复糖尿病小鼠损伤的胰脏,肝脏和肾脏。由此可知,残次龙须菜多糖降解物不仅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而且还能调节血脂紊乱,提高肝肾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肾等组织形态异常,对糖尿病小鼠组织器官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多糖可能是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来达到修复组织器官功能,从而实现其降血糖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1 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合并获得性血友病A(AH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本例CMML 合并AHA 患者的诊治经过,
  目的 通过检测免疫标记物(CD15、MPO、CD34、CD117、CD14、CD56、CD68(PG-M1)、CD163)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中的表达,以慢性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会议
  目的 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IL-2R,sCD25)的表达在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留取85 例AL 患者血清标本,用ELISA检测血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上Cx43 表达及GJIC 功能的作用,并评价上调GJIC 功能后对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及造血调控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
会议
在种植豆科作物时施用根瘤菌接种剂,可以通过根瘤菌的生物固氮作用向作物提供氮素营养,从而促进作物增产,减少化学氮肥使用,保护土壤的生态环境。在我国的大豆种植中,根瘤菌接种剂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落后于发达国家。本论文针对优良大豆根瘤菌株的筛选、与大豆的品种匹配、田间应用等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根瘤菌剂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实验数据的支持。本研究首先选取本实验室保存的6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和2株慢生型大豆
  目的 研究NGDN 基因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功能及作用通路。方法 RT-PCR 检测59 例初发AML 患者NGDNmRNA 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通过携带NGDN 序列的慢病毒转
本论文合成了系列含氮的化合物及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其结构。利用电化学和光谱的方法研究了这些化合物与DNA的作用机理,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运用核酸杂交技术,用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化合物作为指示剂制备了DNA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识别和测定互补的DNA片断。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制备成DNA探针,并将DNA探针应用于靶序列DNA片断的识别。能有效的识别互补的ssDNA片断,具
  目的 伊马替尼的出现使得CML 患者的长期预后及生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我们分析了89 例患者的伊马替尼血药浓度水平,从而来评价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