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 :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q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回顾中国种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紧密围绕中国种业人才“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复合能力”的培养,以“学科交叉、教材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探索种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构建,目前成果初显,社会效果良好,这对今后中国种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入改革创新、研究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在湛江地区进行剑麻组培苗种植示范试验,研究探讨剑麻组培苗的生长优势和相应的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采用0.31kg的剑麻组培袋苗上山,具有一定优势,表现为生长恢复快,移栽没有死苗,移栽后20个月生长快于常规种苗,之后生长趋于平稳,2.5年达到开割标准,比常规种苗(4.1kg的疏植苗)迟3个月开割.
本文简述了湛江农垦友好农场在甘蔗生产上,结合本农场的实际情况,引进、吸收、消化以色列地埋式滴灌技术,成功创造和创新了一套甘蔗滴灌技术应用实例.
引进了甘蔗收获关键设备A7000型切断式甘蔗联合收获机,配套国内田间和公路甘蔗运输拖卡及甘蔗接收输送设备,形成甘蔗机械化收获系统.在湛江丰收公司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该系统的测试试验,生产应用表明:整个系统的配置合理,工作可靠性高,生产效率较高,运行成本低,生产应用效果好,适合我国国情.
攀西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多种棕榈科植物,本研究通过引种驯化和耐寒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筛选出适宜攀西地区应用和发展的耐寒棕榈品种26个,不适宜发展的棕榈品种5个,从而为攀西地区耐寒棕榈科植物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会议
对福建草地资源现状与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山地草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面临的时代机遇,结合福建山地草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指出了福建山地草业生产结构优化的重点与模式,并就今后草业科技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通过野外调查、引种试种和查阅相关资料,论述了福建省野牡丹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等特点,并介绍了其主要药用功能和繁殖技术,同时提出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2006-2008年,湛江农垦实施了农业部下达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三年来,通过开展取土分析、植物营养诊断、田间试验、配方肥生产与应用、示范与推广等工作,初步掌握了湛江垦区土壤的养分状况、作物的营养状况、获得了各种作物的施肥参数,建立了各种作物的施肥模式,制定了各种作物的施肥配方,并结合应用复合微生物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三年共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1万hm2,作物增产21 500万kg,新
会议
The spermosphere as an important habitat in plant micro-ecosystem has a·inique significance of seed microbial ecology,while the related reports has been scarce.In this study,the mature seeds of recipr
本文对山东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进行了回顾;指出了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进行专业建设的目标与实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