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场核磁及成像技术原位监测海参干燥过程中水分动态变化

来源 :第八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a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低场核磁及成像技术原位监测海参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动态变化.从T2弛豫图谱的3D彩图可以看到3个峰,分别为驰豫时间小于2 ms的结合水、15-150 ms的不易移动水、200-1600 ms的自由水.3D彩图可以明显阐明干燥12小时过程中水分的动态迁移.Two-term模型很好地拟合了峰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R2为0.998,均方根误差RMSE为0.011,而且单位质量峰面积与水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可用峰面积来预测水分含量.伪彩图显示了内部结构及水分的分布状态.V-G染色的组织切片表明形态变化与水分有密切关系.质构测试表明总面积,不易移动水的峰面积和驰豫时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说明低场核磁技术可以用来监测海参的组织特性.
其他文献
Time is a critical dimension for speech,music,and auditory perception.For example,in speech,the ordering of syllables decides whether a sentence is "a cat chases a dog" or "a dog chases a cat".Similar
会议
本文所设计的核磁共振传感器具有不同工作频率的梯度磁场探测模式和均匀静磁场探测模式,同时又兼具了便携性与室内中型仪器的精确性.该传感器既能够实现便携探测又能够在多频率和不同磁场探测模式下对样品进行精确探测,既能够得到样品内局部切片在不同频率下的核磁共振响应又能够得到整体样品的核磁共振响应.经设计和模拟仿真,本文所设计的传感器具有三种工作模式.模式一为便携模式,采用单一磁体组件,重量和体积均较小,具有
低场核磁共振实验已经在岩心分析领域广泛应用,但由于岩心孔隙尺寸相对较小,常规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方法难以实现.Spiral成像是一种快速成像技术,同时通过提高空间分辨率,该方法能够采集到较短的弛豫信号.利用Spiral成像技术,通过增加累加次数提高信噪比,实现低孔隙度岩心核磁成像.该方法有助于研究低孔隙度岩心孔隙非均质性及原始岩样的流体分布.本文实验使用纽迈MesoMR23-060H-1核磁仪器,主频
本研究旨在将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其快速、无损、非侵入的优点来监测大菱鲆肌肉在烘烤和微波两种加工工艺过程中水分的迁移规律和品质变化。不同时间段的质子信息由CPMG弛豫数据经过多指数拟合得到并由T2横向弛豫呈现。内部的质子变化信息由T1和T2加权成像展现,达到了可视化的效果。烘烤和微波两个过程均可观察到四个不同的峰。主成分分析法也被运用到分析中,鉴别效果显著。同时利用了光学显微镜进行
为探讨不同烟草材料内部水分赋存状态,采用低场核磁LF-NMR手段分析了叶丝、梗丝、再造烟叶三种烟草材料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反演谱,并分析了不同烟草材料含湿量、微观结构对T2反演谱中水分子信号峰弛豫时间、弛豫峰面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0%~35%含水率范围内烟草材料的T2反演谱图通常呈现2~4个质子信号峰,其中弛豫时间在0.01~10 ms范围T21峰可反映烟草中水分的氢质子弛豫信号强度.
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由于其独特的弹性和适口性,在日本和中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加热是海参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中,海参体壁经两步加热制得产品,首先是40℃预加热,之后在80℃下二次加热。在此过程中,海参体壁的水分分布变化情况通过低场核磁方法进行监控。结果显示,在40℃下加热120分钟过程中,只能监测到自由水的峰,且峰面积随加热时间的延长没有显著
目前,水产品新鲜度评价主要采用一些传统的分析方法,包括感官评价、理化分析及微生物指标检测等方法.不但操作繁琐、耗时费力,且破坏样品的完整性.本研究利用原位低场核磁技术具有快速无损、安全便捷、检测温度可控的特点对牡蛎贮藏过程中水分分布和迁移情况进行监测,监测过程采用CPMG序列获得横向弛豫数据.同时对牡蛎进行挥发性盐基氮、白度、亮度的检测,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2种关于挥发性盐基氮、白度、
利用低场核磁这种快速无损的技术检测青柳蛤不同干制过程中水分的动态变化,区分不同干燥方式制得的青柳蛤样品。采用CPMG序列测定横向弛豫时间T2,低场核磁成像技术直接检测干燥过程中青柳蛤中水分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结果显示:青柳蛤自然晾晒与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是不同的,两种方式最好的干燥拟合模型都是Page模型,但热风干燥过程变化的拟合程度更高:T2数据显示,自然晾晒的青柳蛤水分组成更加紧密,几乎检测
本研究的目的是将非侵入性的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用于监测老酸奶发酵过程中水分流动性的变化,水的流动状态由T2横向弛豫时间进行实时监控,不同时间段的质子信息由T2横向弛豫呈现,该图谱由CPMG弛豫数据经过多指数拟合得到。本实验进行了3种不同配方的老酸奶在发酵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行为的观察,主要有原味老酸奶、加糖老酸奶(加糖量:0%、1%、2%、3%、4%、5%、6%)、加蜜老酸奶(加蜜量:0%、1%、2%、3
本文采用低场核磁(LF-NMR)及其成像技术(MRI)研究鲍鱼在干燥及复水过程中的水分迁移、分布及状态的变化.鲍鱼在60复水144 h.利用LF-NMR和MRI测定鲍鱼在干燥及复水过程中不同状态水分的变化,建立鲍鱼在干燥过程中水分预测模型.同时利用质构仪测定鲍鱼在复水过程中质构的变化规律,并将水分变化,质构变化以及LF-NMR变化建立相关性.结果表明:通过低场核磁的CPMG序列观察到鲍鱼在干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