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ZnO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2010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mqspth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硫酸锌、硫酸镍和NH3-NH4HCO3为原料,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Ni/ZnO光催化剂,并用XRD和SEM手段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模型反应,对所制备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制备催化剂的条件和溶液初始浓度变化、催化剂投加量、光照时间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掺杂可显著提高ZnO的光催化活性,掺杂量为最佳量O.2%,Ni,znO的光催化活性比纯ZnO提高了约21.2%。
其他文献
蛋白识别材料在分离科学、化学及生物传感器以及医药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价值。分子印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人工合成分子识别材料技术。本文以猪血清白蛋白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
近年来,半导体催化剂己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高效净化空气及水技术。本文详细研究了新型光催化剂铋氧碘化合物的组成、微结构和不同波长下光催化性能的关系。首先用沉淀法制备了
由于纳米材料的小尺寸、大的比表面积等纳米效应,纳米复合材料通常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复合材料的许多性能:如强度、模量、热形变温度、透气性能、导电性能、阻燃性能等。而对于
因为细胞内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单细胞中的每种化学成分含量有非常有限,信号极其微弱,以致难以检测。特别是对于悬浮细胞由于其热运动,使激发光难以对准,从而更难检测。通常的测量方
为了研究Si掺杂对锐钛矿TiO2的电子结构和光吸收的影响,揭示Si掺杂TiO2发生光吸收红移的原因,利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纯TiO2及Si掺杂TiO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及
Ti02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够生成光生电子一空穴对,发生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在光解水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紫外光仅占整个太阳能谱的3-5%,可
利用化学还原法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助催化剂(Pd-Cr2O3)。光催化实验表明Pd/Cr2O3助催化剂的负载可大幅提高常规可见光催化剂(硫化镉)分解水制氢的光催化活性。
通过低温水热法合成出了新型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Bi2Sn2O7,并用XRD、BET、UV-VisDRS、SEM、TEM、ESR、XPS等技术对样品的晶相、比表面积、光吸收性能、形貌、光催化活性物种
首次报道了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备锆、氮共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首先,以钛片为阳极、铂电极为阴极,通过阳极氧化在钛片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然后将阴阳极互换,在Zr(NO3)4和NH4Cl
采用水热法制备铁氮共掺杂二氧化钛(TiON-Fe)纳米棒光催化材料。XRD分析表明材料为金红石和锐钛矿的混晶,XPS表征显示有少量氮取代了晶格氧,而铁以Fe3+和Fe2+的形式存在。UV-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