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陕西特大暴雨的MCC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d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卫星云图云顶亮温、西安多普勒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造成陕西中部2007-08-09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观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命史为10h的MCC发展、成熟期,逐时均有降水≥50mm·h-1的中心产生于MCC增长方位,强降水位于TBB≤-60℃区域内。多普勒雷达上,MCC发展期低空有中尺度东南急流形成,其左前有“人字形”强回波持续发展;MCC内持续有2个以上≥50dBz的β中尺度回波带产生强降水,强回波与速度场上辐合线、逆风区对应;强回波呈垂直柱状。强回波传播发展与地面风场中小尺度辐合区相关。中尺度急流夜间发展,是MCC的迅速发展大暴雨产生的关键。区域站风场分析是短临预报的着眼点之一。
其他文献
利用常规天气图、区域自动气象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08年8月17日(以下简称“8·17”)发生在新泰境内的局地大暴雨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发现:大暴雨发生在
会议
本文利用滨州市本站1957-2000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雷暴的初终日,雷暴的年月分布及变化趋势,就产生雷暴的天气系统进行了概述,并对雷暴发生前的临界温度值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和北京T213数值预报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山东省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雨是由高空冷涡南部的前倾槽、底层准东西向
会议
对山东2003年4月17-18日和2008年4月19-21日两次强降水从环流形势、物理量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低空急流、西南涡、切变线的位置以及地面是否有气旋
会议
目前生态农业建设已在全国形成高潮,加快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态气象、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水平、完善业务系统建设,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且紧迫的任务,也是落实中国气
会议
The convective storm identification,tracking and nowcasting metho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nowcasting methodologies against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The new ge
会议
本文介绍利用已有的ADSL拨号上网技术和台内的计算机架设电视发射台的网站,以达到更多的网络资源共享。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use of existing ADSL dial-up Interne
利用青岛观象台1951-2004年5-11月逐日降水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青岛暴雨的气候特征及产生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同时,探讨了副
会议
通过对山西省已经运营和拟建的高速公路沿线17个气象站1971~2000年气候资料的分析,应用统计预报方法和诊断分析方法对该省高速沿线大雾预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预报方法
2008年6月25日~7月1日由于受最初在蒙古国西部生成,然后东移到河套北部旋转南压的蒙古冷涡系统影响,山西大部地区连续7天出现强对流天气,并伴有冰雹,短时大风和强雷雨天气,山西北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