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地衣土壤结皮集雨面的特性与集雨效率的研究

来源 :2004年中国节水农业科技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ndre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地衣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了地衣土壤结皮形成和特性;并采用双环法的径流小区监测人工地衣结皮对降雨入渗和径流的影响,探讨了地衣作为集雨材料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收集的可行性。提出地衣土壤结皮可以作为集雨材料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集雨面的营建,是极具潜力的绿色环保型集雨材料。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以及区域植被恢复主导限制因子的基础上,从高抗旱和低耗水树种选择、土壤集水蓄水保墒技术等方面,对我国节水抗旱造林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概述了苗木接种菌根、抗蒸腾剂的应用等比较先进的节水抗旱造林新技术。为我国西部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因地制宜的采取各种合理的节水抗旱造林技术,以及科学地进行各项技术措施的高效集成提供依据。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干旱地区节水林业体系,并着重就干旱地区抗旱植物材料选择,特别是林木抗旱性鉴定中常用的方法与指标以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各种方法与指标的优缺点、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以期为林木抗旱性鉴定与筛选工作提供参考。最后阐述了林木繁育技术,以便为抗旱节水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采用水分试验池和人工干旱棚模拟0.4~1.0m土层和夏季干旱胁迫,对丘陵土壤和作物水分影响研究表明:夏旱胁迫和土层浅薄的土壤均导致土壤水分的极显著亏缺,土壤耐旱日数明显下降,研究坡耕地“扩库养水”技术对抵御季节性干旱具有现实意义;土壤水分亏缺对作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茎液流的影响,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必须以“土壤-作物-大气”理论指导丘陵区节水农业和生物抗旱节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目前微灌在我国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未来微灌在节水农业中将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简要回顾总结了微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在农业生产特别是在经济作物的应用潜力,并对比剖析了我国微灌设备和技术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未来微灌发展的战略和创新重点领域。
本文采取3种不同水分处理的实验与分析,对中国北部5个小麦生态区50余个小麦新品种(系)的抗旱节水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差距,分析了品种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光合生理指标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品种受水胁迫产生的蛋白差异,提出了WUE、光合生理指标和水胁迫蛋白差异的协调关系,及其在节水品种筛选与鉴定中的作用和发展态势。文章结合育成品种的验证分析,提出了抗旱节
近年来,化学节水新技术及保水剂产品在农林业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为西北地区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但是,目前市场保水剂普遍偏高和保水剂性能的不稳定限制了保水剂更加广泛的应用。胜利油田长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采用先进的有机无机接枝共聚工艺,研制出了新型高效价低的多功能保水剂产品,并成功进行了工业化生产,为推动国内保水剂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工艺和产业化生产技术。
施用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小麦的发育性状及小麦增产具有积极的效果。试验表明,在施用保水剂2.5~5.5kg之间,保水剂对小麦发育性状具有显著作用,并以亩施用抗旱保水剂3.5~4.5kg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同时可以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0.3%~1.0%和降水利用效率0.08~0.36kg/mm。
在综合分析沙地保水、持水、供水特征以及我国沙地非地带性分布的景观特征基础上,阐述了在沙地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发展补充灌溉下的非长效植被(如农作物、饲草料种植)对生态保护的意义。节水技术的应用是沙区植被快速、稳定恢复的保障。减少输水、田间配水及作物利用过程中的水分无效损失,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是节水技术的核心。在无灌溉条件的流动沙丘和沙梁地,通过径流汇集利用,充分实现降雨的有效化,利
本研究采用由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时间步长10分钟的樟子松蒸腾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冠层微气象要素值,分析毛乌素沙地20年生樟子松主要生长季节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影响机制,旨在为该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的抗旱节水栽培及管理技术提供的水分生态理论依据,并力图进一步完善樟子松蒸腾耗水理论。结果表明:(1)樟子松蒸腾(Tr)具有明显时间变化特征。多云天天气日Tr日变化总体呈多峰曲线趋势,4~9月各月Tr白
太行山片麻岩区的浅层地下渗流是一种普遍现象,多以壤中流和裂隙潜流的形式出现在坡地的下部或流域的出口处,对这部分水资源进行合理收集是我国北方石质山地雨水利用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四水(降水、地表水、土壤水、裂隙水)转化为出发点,在分析太行山片麻岩区坡地水文地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岩土二元结构体”的概念,并通过坡地岩土水分与水势的测定,得出了坡地岩土不同埋深处的水分特征曲线,同时,根据岩土水分特征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