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舒张压与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ouop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低舒张压与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关系.取本院就诊并未进行治疗的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按舒张压水平分为两组:低舒张压组(舒张压<70mm Hg)和非低舒张压组(舒张压70~89mm Hg).所有患者晚间禁食后除抽血行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外,还抽血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查.采用日本科林公司生产的VP1000动脉硬化自动测量仪检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左心舒张功能(E/A比值).
其他文献
近5年来,各国有关胆固醇与脂质控制指南和建议层出不穷,其中包括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胆固醇管理指南,2011年发表的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14年美国国家脂质协会(NLA)专家小组以患者为中心血脂异常管理建议.2014年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协会(IAS)关于全球血脂异常管理建议。这些指南提供大量不同信息和数据的差异可
胆固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已经被大量的流行病学、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所证实,抑制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合成的他汀类药物也因其在众多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可以明显减少心血管发病或事件风险,而被各种血脂管理指南推荐为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不可或缺的药物.然而,他汀的用药依从性并不乐观.多个研究发现,使用他汀治疗的患者,在开始他汀治疗半年至一年内有10%~30%的他汀停用率
自2013年ACC/AHA胆固醇指南发布以来,RCTs已经提供了评估非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信息(包括使用依泽替米贝和烟酸缓释剂的大型临床试验、在高危患者使用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时加入拉罗皮兰治疗的临床资料),即这些药物在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对降低ASCVD风险存在的相关益处和危害。该共识解决了目前在通过降低LDL-C以减少ASCVD风险治疗的认知差异,并且这些推荐都是基于2013
自2013年以来,一些新证据为在低危无症状AS-CVD患者中更广泛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了依据。尽管如此,因为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一刀切式的方法是不恰当的。对于评估哪些患者需要考虑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绝对风险估计在这方面的价值是有的。新的证据表明,即使10年内风险低至4%-5%的人群也可考虑使用他汀类药物。同时,除冠状动脉钙积分以外的其他检测指标可能不太有用。CAC评分可以帮助识别低风险范围内的最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中心医院高血压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研究组)60例,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及高血压3级,各20例,并与2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检测血清胱抑素C、NT-proBNP以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水平.
溶栓治疗在目前中国医疗欠发达地区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安全有效的再灌注手段。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溶栓治疗更多是作为PCI治疗的补充。第三代纤维蛋白特异性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是目前开通率最高,安全性最好的溶栓药物。在日益老龄化的STEMI人群中,高龄不是溶栓的禁忌证,需临床医生审慎的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和获益,必要时可采用减量或半量溶栓。严格把握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使用第三代溶栓药物,溶栓后严密监测出血并
探讨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中心医院高血压科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患者6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PAP.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血压达标时间、临床表现(如头晕、头痛、夜尿次数及记忆力)、白天嗜睡程度(ESS评分)、Sp0
探索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高血压患者不同体位血压的影响.该临床试验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实行,入组26名患者都经过2周安慰剂清洗治疗及8周硝苯地平降压药物降压治疗.患者共服药8周,30mg,每天1次.服药第4周,随访1次,如诊室收缩压大于160mmHg,舒张压大于100mmHg,患者需要加量至60mg,每天1次.
了解诊所血压测量、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三种不同血压测量方法对人群高血压诊断准确性评估.入组了2015年10月-2016年09月在诸暨第二人民医院和杭州闸弄口社区卫生服中心首日诊所血压水平收缩压120-159mmHg和/或舒张压80-99mmHg的常住居民114人.分别给予非同日另2次标准诊所血压评估、同期动态血压评估和连续7日规范家庭自测血压评估.比较三种不同血压评估方法对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
研究微导管在儿童经皮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封堵术中的应用.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患儿,1例为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6岁男性,体重23Kg),1例为左前降支-左心室瘘(7岁女性,体重16.5Kg),两例患儿病变血管均走行迂曲.使用微导管支撑冠状动脉导丝通过迂曲瘘管开口,建立动脉-静脉轨道或动脉-动脉轨道,在轨道中导入超滑导丝并从瘘管入口端撤出微导管及冠状动脉导丝,再次建立轨道,随后完成冠状动脉瘘封堵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