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腹腔镜手术系统在胃肠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九届腹腔镜外科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79085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系统在胃肠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收治的53例通过3D腹腔镜系统进行的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其中2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7例行腹腔镜经腹直肠前切除术(其中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3例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3例行腹腔镜乙结肠癌根治术(其中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1例行腹腔镜横结肠癌根治术,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其中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例腹腔镜下胃癌+乙结肠癌根治术和4例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结果 全组53例患者均在3D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并发症,无手术相关死亡患者.手术中位时间为180 (70~ 370) min,术中中位失血为40(10 ~ 300) 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2(1~5)d,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2~ 46)d.术后1例直肠前切除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患者术后出现会阴切口感染;1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均以保守治疗方法治愈.结论 3D腹腔镜其手术操作与传统2D腹腔镜相似,能达到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当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将有助于对其更加全面的评价.
其他文献
  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种类型,各种类型的活细胞均可分泌。无论是生理功能的维持还是各类疾病的发生,外泌体都起到了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在肿瘤来源外泌体的研究中
会议
  目的:研究大肠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联合快速康复或常规康复对于患者术后营养、免疫功能恢复及手术应激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肿瘤
会议
  目的:肠系膜动静脉及其分支的变异是增加结肠癌术中出血的一大因素,其解剖学空间位置关系在尸体解剖中被多次研究,但是术前评估资料相对缺少.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腹部血管
会议
目的: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执行者,直接决定细胞的生物活动和表型.本研究利用高通量蛋白组学结合基因芯片的方法,筛选大肠癌相关蛋白标志物. 方法:采用iTRAQ标记质谱方法(iTRA
会议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相关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腹腔镜辅助在直肠癌手术的根治性、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
会议
  目的:探讨手术时间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影响及分析影响手术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直肠
会议
  目的:比较进展期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eoCRT)后行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
会议
背景:Kras和Braf突变激活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通路,促进结直肠癌前期病变的恶性转化,是"腺瘤-结直肠腺癌"通路中的一个重要分子事件.研究结直肠癌前病变Kr
会议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TME)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术后
会议
目的:探讨是否有更符合CME理念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方法. 方法:通过对局部解剖学、胚胎学的研究和腹腔镜下手术路径改进:第1步、中央淋巴清扫.第1步包括3个要点:(1)于SMV左缘
会议